昆仑万维发布的全球首款音乐大模型Mureka O1和基础模型Mureka V6,阐述了其在性能、技术应用等方面的优势,分析了它对音乐圈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改变,以及在C端、B端的应用价值和市场前景,最后强调了其在AI全球化中的意义。
2025年,AI正式迈入推理纪年,大模型全行业都在思索如何将大量投入转化为现实成果,而答案唯有应用。
就在昨天,昆仑万维重磅发布了全球首款音乐大模型Mureka O1和基础模型Mureka V6,这一举措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彻底改变了大模型应用在音乐圈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作为全球首批开放API和模型微调功能的AI音乐生成平台,Mureka一经推出,便获得了不少权威媒体和业内人士的高度评价。大家纷纷表示,中国AI音乐革命已领跑全球,给硅谷带来了巨大冲击。从2月的Deepseek、3月初的Manus,再到昨日的Mureka,中国AI产业持续不断地给行业带来惊喜。
东方音乐魔盒超越Suno 领衔AI音乐革命
Mureka V6&O1究竟有何神奇之处呢?它性能超越Suno、模型登顶SOTA。
其中,Mureka V6是基于Mureka的基座模型,它功能强大,不仅支持纯音乐生成,还支持10种语言的AI音乐创作,涵盖英语、中文、日语、韩语、法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德语、意大利语和俄语。
Mureka O1模型则是基于Mureka V6思维链的推理优化版本,更是全球范围内首个引入CoT的音乐模型。在推理过程中,它加入了思考与自我批判机制,这使得音乐品质、音乐创作效率和灵活性都得到了大幅提升。
当你聆听Mureka生成的音乐时,会惊喜地发现,这些音乐没有一丝“AI味儿”。而且,你还可以根据不同的气氛、心情以及喜欢的音调,来定义属于自己的音乐。
比如,有带着陶喆味道的R&B曲风,唱腔还有些像王诗安;有充满乡村音乐感觉的英文歌;甚至还能克隆出陈奕迅的声音和风格。
普通人可以这样理解:以往的AI音乐创作,就像是做填空题,简单配个和弦、和声就结束了,音乐听起来总有一股“AI”味。但现在不同了,CoT技术就如同在脑子里举办一场即兴音乐会,在创作复杂音乐时优势明显,真正实现了“脑洞有多大,音乐就有多拉风”。据悉,Mureka的主创团队还以论文形式公开了Mureka O1的实现原理。
除了将CoT技术应用在音乐大模型外,Mureka还是全球首个同时开放六种API服务的AI音乐生成平台。
虽然开放API服务的大模型不少,但在音乐领域这可是头一遭。对于开发者而言,他们再也不用自己从头搭建复杂的系统,就像不用自己“养鸡下蛋”一样,可以直接利用Mureka提供的资源来丰富自己的产品。特别是Mureka同时开放了两大类灵活的API服务,不仅有音乐音频生成API,还有语音合成API。
另外,Mureka还是全球首个开放模型微调功能的AI音乐生成平台。
这意味着,用户可以提供自己的私有音乐数据,以Mureka为基础,训练属于自己的专属音乐模型,从而提升音乐创作效率。而且,Mureka还专门强调了在微调过程中的数据保密问题。
凭借这一连三张“全球首个”的底牌,中国AI音乐产品Mureka在大模型明牌时代,给音乐行业带来了如同DeepSeek一样的惊喜。
颠覆音乐工业革命 重塑音乐创作新范式
说了这么多概念,Mureka O1到底是如何改变音乐圈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呢?节点财经进行了一次全方位的测试。
测试的目标是,创作一系列与节点财经相关的音乐素材,包括歌曲、bgm等,以便在视频配乐、开会、团建等不同场景中使用。
首先,团队给出了一个简单需求——创作一首节点财经之歌,节点财经的口号是“专注价值、聚焦增长”。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创作《节点财经之歌》时,Mureka O1在歌词和音乐上的推理能力十分强大。它对“专注价值、聚焦增长”这一口号的拆解立意很高大上。
这种体验就好像《节点财经》突然拥有了一个专业乐队,把以前在录音棚里需要不断优化的复杂流程,简化到了几分钟就能完成,大大提高了音视频工作的效率。
最终,团队得出结论:“普通人和音乐人之间,只差一个Mureka,Mureka可以让每个人都创作出自己喜欢的音乐。”
音乐行业的SOTA时刻,由中国公司创造
随着Mureka O1释放出的多种强大能力,音乐行业也迎来了SOTA时刻。它正在将昆仑万维在AI和娱乐上的多种愿景,转化为清晰的应用落地商业化路线。
从C端来看,Mureka让任何人都能以极低的成本,使用自己创作的版权音乐,并训练属于自己的音乐模型。
我们常常看到,个人创作者经常会受到音乐版权问题的困扰。而一键接入Mureka,能大大提升创作质量。在传统音乐素材中,一个优质素材往往只能单一化使用。但使用Mureka O1,通过场景重组、特效叠加、节奏变速等操作,音乐可以适配学习、财经、美妆、探店Vlog、科普动画、剧情短片等多种场景。
从B端来看,不论是开发者,还是音乐平台,现在都可以将Mureka的音乐生成能力无缝集成到自己的产品或平台中,从而更容易地应用AI音乐功能来拓展商业价值。
例如,在游戏、广告、影视剧配乐等涉及商用的领域,都面临着版权问题。如今有了Mureka,可以按照需求快速生成demo,确定方向后再进行细化,省去了不少中间环节,成本也大大降低。业内人士对《节点财经》表示,一家开发微信小游戏的公司如果未来利用Mureka,一年可节省高达20万元左右的制作成本。
再比如,对于音乐制作方来说,使用AI能提高效率、节约沟通成本并避免额外的开销。在一些歌曲制作的前期沟通环节,甲方往往并不明确自己的需求,乙方完成作曲、编曲、找歌手进录音棚演唱、制作完成后,甲方才提出问题,导致又要推倒重来。而在Mureka上,这些问题都能轻松解决。
此外,还有许多场景需要低成本的音乐内容,如线下游乐园、商场和餐厅等。这类音乐有着非常稳定的交易市场业态,Mureka对这类音乐的影响直接且迅速。
最后,从市场范围来看,AI音乐的市场规模还在不断扩大。
据《2024中国音乐产业发展总报告》披露的数据,基于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的音乐生成工具,在国内市场应用率已达到35%,为数字音乐市场贡献了超过150亿元的新增产值。特别是Mureka支持10种语言,其潜在用户不止中国的14亿。部分海外市场的音乐行业比国内更发达,对Mureka的接受度可能会更高。
所以,Mureka V6&O1音乐大模型登顶的背后,标志着音乐产业被AI提速的未来已经到来,而这一次,定义权掌握在中国公司手中。
AI全球化的中国之路
昆仑万维在官宣Mureka V6&O1能力的时候,还给大家展示了一个具象化的例子——《Mureka》AI音乐人MV已经在全网首发,其效果令人震撼。
这首作品中,歌手是Mureka,音乐由Mureka生成,视频由SkyReels技术支持生成。
当昆仑万维在2023年初提出All in AGI和AIGC的战略后,就将公司使命定位为:实现通用人工智能,让每个人能够更好地塑造和表达自我。这一使命充分体现了公司的全球化和AI战略。而昆仑万维在全球深耕十多年的经验,更为其在AI全球化时代带来了独特的优势。
回想一百多年前,拍照是一件非常专业且门槛很高的事情;甚至五十年前,拍照依然需要学会使用专业相机,调整光圈等参数。后来出现了傻瓜相机,再后来智能手机实现了拍照平权,如今这个世界每天都会产生几十亿甚至上百亿的图片,大家都可以用图片自由地表达自我。
音乐行业也是如此,曾经学习音乐的曲线很曲折。而Mureka的出现,让音乐实现了制作平权、表达平权。Mureka O1在多项评测中超越美国Suno V4,登顶世界之巅。这不仅是中国AI技术的重大突破,更标志着中国在全球文化创意领域掌握了关键话语权,再次引领了AI音乐变革。中国AI产品惊艳世界的画卷中,又增添了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从长远来看,AI带来的技术平权会彻底改变人们的表达方式。
周亚辉也曾说,创作和自我表达将是未来30年在整个社交和文化领域增长最快的曲线。Mureka O1的问世,让昆仑万维距离使命的实现,更近了一步。
本文详细介绍了昆仑万维发布的音乐大模型Mureka V6和Mureka O1,其在技术、功能等方面优势显著,能有效改变音乐圈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在C端和B端都有巨大的应用价值和市场前景。这不仅标志着中国AI音乐产业的崛起,也让中国在全球AI音乐领域掌握了关键话语权,推动了音乐产业的变革和发展,同时体现了昆仑万维在AI全球化道路上的积极探索和重要成果。
原创文章,作者:Daniel Adela,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473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