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研究院院长黄宇红在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期间接受采访的内容展开,介绍了6G的发展前景、重要性、应用场景、标准制定以及发展时间表等信息。
在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期间,中国移动研究院院长黄宇红于3月29日接受了相关记者的采访。在采访中,黄宇红透露了一个令人期待的消息:6G预计将在2030年前后实现试商用和商用。而且,6G会与智能网联汽车、具身智能、机器人等终端“新三样”紧密结合,大力推动各行业的智能化转型。
记者留意到,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里,6G被明确确定为未来产业的重要技术方向。对于这一点,黄宇红向记者表示,国家层面已经深刻认识到6G对未来智能化技术的重要意义,将其看作是智能时代的关键基础设施。并且,中国早已提前进行布局,积极开展6G关键技术的研究工作。
黄宇红强调,人工智能的普惠离不开强大的网络基础设施。未来的6G网络,可不只是简单的连接功能,它还能提供算力、感知、智能等多种服务。在未来,6G将开启智能体互联的新时代,智能体之间的协作都需要借助6G网络来实现。此外,6G还将实现空天地一体化的连接和智能服务,能够支持各种复杂任务的顺利完成,从而大大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6G的发展将为新场景、新业务、新应用和新商业模式提供有力支撑。黄宇红认为,2025年的工作重点是让6G与更多的场景深度结合,6G的创新和发展应该由场景来驱动。6G将为无人驾驶汽车、具身智能机器人等设备提供无处不在的连接和算力支持。举个例子,老人出行时可以由具身智能机器人陪伴,通过6G网络获取各种智能服务;再比如,无人驾驶汽车将成为全新的生活和工作空间,能为人们提供全息通信、娱乐和办公等服务。
2025年被看作是6G的“标准元年”。黄宇红觉得,6G的发展不仅仅依靠技术驱动,还应该与人工智能等技术相互配合、相辅相成。中国积极提倡全球合作,共同打造统一的全球标准。
最后,关于6G的发展时间表,黄宇红给出了明确的信息:2025年3GPP(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将启动6G标准化工作,预计2029年完成标准制定并推出基本产品,2030年前后实现试商用和商用。
本文围绕中国移动研究院院长黄宇红的采访内容,阐述了6G的发展前景和规划。6G预计2030年前后商用,与“新三样”结合推动智能化转型。国家重视6G,中国提前布局研究。6G功能强大,能赋能新场景,2025年是“标准元年”,提倡全球合作打造统一标准,且明确了具体的发展时间表。
原创文章,作者:Sorrowful,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470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