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市政府新闻办主办的“才聚甬城兴·今天我发布”眠牛山国际人才社区专场发布会,揭示了宁海一个社区能吸引百余人才扎根的原因。通过三位发布人的讲述,展现了该社区在打造国际化社群、营造人才发展生态以及吸引和留住人才等方面的举措和成果。
活动现场。
在宁海,有这样一个社区,它宛如一块强大的磁石,吸引了百余人才扎根于此。近日,由市政府新闻办主办的“才聚甬城兴·今天我发布”眠牛山国际人才社区专场发布会,为我们揭开了其中的奥秘。
眠牛山国际人才社区坐落于桥头胡街道,目前已经有百余人入住,其中不乏10余名国际友人。值得一提的是,眼下眠牛山国际人才社区二期建设已接近尾声。待建成后,整个社区将新增1.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其中涵盖了人才公寓、体育运动场馆以及大型商超等设施,将为人才们提供更加完善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当天的发布会上,外籍友人阿提拉·梵·海尔、扎根宁波22年的创业者裴东良、欧翼国际友谊俱乐部主理人胡阳三位发布人,用他们的亲身经历,讲述了宁海这座小城以“栽梧筑巢”的诚意,精心打造“国际人才港湾”的动人故事。
希望让世界看见宁海
“我曾游历数十个国家,但宁海的包容让我选择在这里扎根。”来自荷兰的阿提拉·梵·海尔操着一口流利的中文,第一个登上了发布会的舞台。
眠牛山国际人才社区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居住空间,更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国际化社群。去年,阿提拉·梵·海尔亲眼见证了眠牛山国际人才社区从冷清到繁荣的华丽蜕变。社区内国际化的景观、双语标识随处可见,而且还会定期举办国际文化交流活动,使得社区环境日益完善。平日里,这里中国传统文化沙龙、特色市集、国际文化赛事等活动接连不断,咖啡与宁海传统美食一同亮相,音乐节、舞蹈表演轮番上演,俨然成了宁海的“国际文化会客厅”。
作为欧翼国际友谊俱乐部成员,阿提拉·梵·海尔的角色也从最初的“受助者”成功转变为“助人者”。他不仅主动为新来的外籍人士开设中文课程,还通过撰写游记和拍摄短视频的方式,用心记录宁海的山水人文。“徐霞客从这里出发探索自然,而我希望让世界看见宁海,把宁海的国际化名片传播到五湖四海。”他动情地说道,“这里不是暂居地,而是让四海人才扬帆起航的港湾。”
此心安处是吾乡
“樱花花期虽短,但创新的春天永驻!”宁波考比锐特智能科技公司董事长裴东良以樱花为喻,深刻道出了人才与城市相互成就的深意。
在考比锐特科研团队中,博士人数占比从2015年的5%大幅跃升至目前的28%。
这一显著变化的背后,是宁海县精心打造“乔木灌木共生”生态的成果。对于高端人才,地方政府提供科研资助;对于青年人才,政府则积极解决他们住房、子女入学等后顾之忧。
在产业协同方面,宁海独创“链式人才服务”模式,通过整合本地企业与清华、浙大等高校资源,形成了“企业出题、高校解题、政府助题”的创新闭环。考比锐特科研团队研发的柔性生产线技术,就是在这一模式下诞生的。
更让裴东良自豪的是,团队中两名不到40岁的工程师获得了“宁波领军人才”荣誉,这让企业成功从“小县城招人难”的困境中突围。“既已筑巢东海畔,此心安处是吾乡!”最后,他用改编的诗句作结,赢得了现场一片热烈的掌声。
留住人才是终极考验
“吸引人才是马拉松,留住人才是终极考验。”第3名发布人胡阳是眠牛山国际人才社区互帮互助群体的牵头人。
平台如何吸引越来越多的国内外人才加入,又如何将他们留住?胡阳创立了欧翼国际友谊俱乐部,通过开设语言课程解决沟通障碍、开展文化体验建立情感联结、推行社群关怀创造归属感等方式来吸引人才。如今,俱乐部已从最初的几个人,发展成为拥有百余人的“国际朋友圈”。
诚如胡阳所说,淋过雨的人,更懂得怎样为他人撑伞。这种温情正在转化为生产力,俱乐部孵化的“宁海印象”国际传播矩阵,通过12种语言向全球发布文旅短视频,精心打造宁海的国际化名片。
本文通过“才聚甬城兴·今天我发布”眠牛山国际人才社区专场发布会,介绍了眠牛山国际人才社区的现状和建设规划。并借助三位发布人的分享,展现了宁海在吸引和留住人才方面的积极举措和显著成效,包括打造国际化社群、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生态以及提供多样化的人才服务等,体现了宁海以诚意打造“国际人才港湾”,实现人才与城市相互成就的发展理念。
原创文章,作者:Foste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468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