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智能巡检:机器人助力多地实现高效养护

道路智能巡检机器人的工作情况,以及隧道股份上海城建城市运营与千寻位置的战略合作。阐述了智能巡检机器人相比传统人工巡检的优势,包括提升效率、快速修复病害等,还提到其推动运维养护模式转型以及在多地的应用情况。

在城市的道路上,每天都能看到道路智能巡检机器人忙碌的身影。它仿佛带着一双“北斗+AI”的智慧之眼,在上海市区的道路上坚定前行,每日的行程大约能达到50公里。当它行驶在道路上时,就如同一位敏锐的守护者,道路上的坑槽、裂缝等病害,以及隔离带损坏等异常情况,都逃不过它的“眼睛”,被它了解得清清楚楚。

时间来到2024年11月,隧道股份上海城建城市运营(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城市运营”)与千寻位置网络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千寻位置”)携手达成了战略合作。此次合作意义重大,旨在推动轻量化巡检技术大规模地替代传统的人工巡检方式,共同打造出一套智慧化、标准化且高质量的巡检解决方案。

城市运营巡检项目负责人回忆起过去传统的人工巡检方式,感慨颇多。“以前,我们依靠人工巡查道路,每天要派出三四辆工程车。一辆车上,一人负责开车,另一名专业养护人员则要实地进行检查。他们得用肉眼仔细观察道路问题,一旦发现情况还得下车拍照记录。这种方式不仅风险高,而且效率非常低。”而自从智能巡检机器人上线以后,情况有了极大的改善。现在只需要一辆车和一个人,就能完成巡检工作,巡检效率直接提升了近一倍。这位负责人还介绍道:“当智能巡检机器人发现问题后,它会自动将信息上报至我们自主研发的‘智城云巡’平台。专业技术工程师会迅速对问题进行校核,通常在3 - 12小时内就能将道路病害修复好,让道路行车变得更加安全。”

道路智能巡检:机器人助力多地实现高效养护

同时,智能巡检机器人还能依托专业检测得到的量化数据,生成科学合理的中长期养护决策。它会根据“路面性能退化模型”进行推算,找出未来可能会出现快速退化的路格,并将这些情况统筹纳入接下来的路面大中修计划中。这一举措推动了运维养护模式从传统的“被动修补”向“主动预防”成功转型。

此外,由城市运营精心构建的“业务 + 技术”双线“智囊团”,只需在“云端”就能轻松操作。业务管理团队可以集中调度组织千寻驰观设备和巡检车辆资源,对周围75多公里的市政道路进行全面管理,在规定的业务时效内实现作业的全域覆盖。这种方式大幅提高了人员资源的利用率,显著提升了巡检时效。

目前,道路巡检机器人集成了“千寻驰观 + 智城云巡”的巡检解决方案,已经陆续在上海、成都、珠海、浙江嘉善等省市得到了应用,为这些地方的道路养护工作带来了新的活力和效率提升。

本文介绍了道路智能巡检机器人的工作情况、城市运营与千寻位置的合作,阐述了智能巡检机器人相较于传统人工巡检在效率、安全、养护决策和资源利用等方面的优势,还提及了其推动运维养护模式转型以及在多地的应用,展示了智能巡检技术在道路养护领域的广阔前景。

原创文章,作者:Daniel Adela,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46664.html

(0)
Daniel AdelaDaniel Adela
上一篇 2025年3月30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30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