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多方认可,中信金融资产走出阴影再出发

本文聚焦中国中信金融资产(02799.HK),详细介绍了其2024年的出色业绩,包括净利润大幅增长、各类收入总额提升等。分析了其把握政策机遇实现主业转型质效双升的情况,阐述了锻造核心竞争力的举措以及在不良资产市场的表现,还说明了其获得市场多方认可的成果,展现了该公司在服务国家战略和实体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3月28日,中国中信金融资产(02799.HK)发布了一则重磅消息。2024年,该公司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到了96.18亿元,这一数字是上一年归母利润的5.4倍之多。全年实现的各类收入总额高达1127.66亿元,与上一年相比,同比增长了60%。各项盈利指标更是达到了近6年来的最好水平。值得一提的是,这是中信金融资产在剥离多家非主业子公司之后,向市场呈上的一份极具含金量的主业成绩单,其成色更加充足,分量也更重。

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不良资产行业迎来了新的发展阶段。2024年,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出台了《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不良资产业务管理办法》,这一举措标志着不良资产行业开启了新的篇章。新规不仅拓展了不良资产的收购范围,还增加了相应的处置手段,为整个行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规模已经超过了万亿,非银机构的不良规模也在快速增加,破产重整市场不断扩容,国企布局调整涌现出了众多重组盘活的机遇,房地产行业的纾困需求也在不断攀升。这些万亿级的市场都在向我们昭示着,不良资产行业的前景十分广阔。而中信金融资产在这个供给扩容、政策涌现、行业转型变革的历史机遇期所取得的亮眼成绩,也充分验证了资管新规对于行业的引领作用和成效。

仔细分析中信金融资产交出的这份成绩单,我们可以发现以下几个显著的特点。首先,主业更加聚焦,盈利能力显著增强。到2024年年末,公司的资产总额达到了9843.29亿元,相较于上一年年末增加了162.25亿元。其中,不良资产经营分部的资产占比高达86.7%;不良资产经营分部的收入达到了906.71亿元,与上一年相比增长了35.4%。其次,主业结构得到了优化,发展质量有所提升。在区域及行业布局方面,2024年该公司紧密围绕国家战略及产业发展的需要,聚焦重点领域,立足自身的功能定位,强化了项目研究判断能力,深入挖掘不良资产的潜在价值,对资产投向的区域和行业布局进行了优化。收购处置类资产余额中,来源于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地区等重点区域的资产规模占比提升了约0.8个百分点。新增投放聚焦于央国企资产盘活、实体企业纾困等重点领域。在客户结构方面,该公司充分发挥AMC逆周期调节的功能作用,积极服务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央国企客户的占比逐年提升。同时,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的原则,大力支持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绿色发展、专精特新、国产化替代等优秀成长型、创新型企业,这类企业客户明显增加。

从上述的一系列数据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如今中信金融资产的这份成绩单,是其深耕主业、实现质量效益双升的“精耕细作”成果,这也进一步夯实了公司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在新时代背景下以及行业重塑的过程中,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如何立足自身功能定位并始终保持领先地位呢?打造主业核心竞争力无疑是关键所在。

中信金融资产的有关负责人向记者透露,加入中信集团的3年来,该公司在中信全方位的支持下,按照“夯实基础、稳中求进、提质增效”的总体思路,采取了一系列有力的措施。包括确定战略方向、促进协同合作、强化主业发展、推进改革创新、选拔优秀人才、稳定融资渠道、优化结构布局等。通过这些措施,公司实现了经营扭亏为盈,净利润大幅增长,探索出了一条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改革化险的有效途径,致力于打造中国不良资产管理行业的标杆。2024年,为了打造主业核心竞争优势,公司加大了能力建设的力度,苦练内功,全力提升收购处置、并购重组、股权业务、特殊债券投资这“四大业务能力”,积极建设高水平研究、专业化营销这“两大支撑体系”。公司不仅形成了一整套先进的理念和打法,还通过建立“投资与服务合作联盟”打造了主业“生态圈”,项目储备超过千亿元。

在主业能力不断增强的基础上,中信金融资产深度参与了不良资产市场。在过去的两年多时间里,公司收购债权规模继续保持市场领先地位。2024年,公司处置资产包总额达到了320亿元,与上一年相比,同比增长了13.46%,资产处置的质效明显增强。公司成功落地了全国第一单中小银行不良处置试点项目,先后参与了八省风险机构的化解工作,收购中小金融机构债权规模近1500亿元。同时,积极探索落地非银金融机构不良项目60个,在部分区域率先获得了破产管理人资格,受托处置不良债权规模超200亿元。

在纾困化险方面,中信金融资产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以董家渡纾困项目为例,在融创集团发生债务危机后,上海黄浦区的董家渡项目陷入困境,4400多户居民和280多户企业的拆迁款遭到拖欠。当时市场情绪悲观,几乎没有人敢接盘。中信金融资产充分发挥主业优势,并协同中信集团成员单位,成功打造了中信特色产融协同化险模式。最终,该项目在2024年实现了“三开三罄”,成功化解了银团贷款危机、拆迁款拖欠问题和融创的流动性困难,避免了系统性风险的产生。此外,中信金融资产采用“股 + 债”的方式服务央企盘活存量资产、促进主业发展,其中绿发九寨项目入选了国家发改委盘活存量资产典型案例。

在一系列举措的推动下,中信金融资产回归主业、深耕不良资产赛道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获得了市场多方的认可。到2024年末,公司的股票市值较2022年11月末的历史低点增长了197%;美元债全面回归投资级债券水平。此外,中信金融资产(02799.HK)近日入选了恒生综合指数及恒生金融业指数、恒生大中型股指数、恒生中型股指数、恒生中小型股指数、恒生增幅指数、恒生港股通金融业指数等7项指数,同时也将再次入选港股通标的股,这是对其综合实力与行业地位的权威认证。“经营发展的成效也体现在员工招聘中”,2024年该公司近5年来首次打开市场化招聘,32家单位收到了3.8万份简历,选拔比例高达1:64。从市值增长、回归恒指再到热门招聘,种种迹象都表明,中信金融资产已经彻底走出了“赖小民案”的阴影,重新赢得了市场的认可。

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不断深入,“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发挥逆周期调节和金融救助功能正当其时”。中信金融资产坚定地做强主责主业,在服务国家战略和实体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夯实了自身可持续经营的基础。市场也期待着资产管理公司能够不断发挥独特的功能优势,在盘活存量资产、重点领域风险化解和实体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本文围绕中国中信金融资产(02799.HK)展开,阐述了其2024年出色的业绩表现,包括净利润和收入的大幅增长。分析了其把握政策机遇实现主业转型质效双升的情况,介绍了打造核心竞争力的举措以及在不良资产市场和纾困化险方面的成果。最后指出其获得市场多方认可,走出阴影重新赢得市场信任,强调了其在服务国家战略和实体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及市场对其的期待。

原创文章,作者:购物狂魔,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46453.html

(0)
购物狂魔购物狂魔
上一篇 2025年3月29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9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