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TOL:突破“卡脖子”,开启国际化竞合新局

本文围绕eVTOL行业展开,深入探讨了其在技术路线、应用场景、产业链以及国际化等方面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了行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eVTOL:突破“卡脖子”,开启国际化竞合新局

这一最新动向意义非凡,它不仅清晰地折射出资本对低空经济领域持续且坚定的押注态势,更像一把钥匙,为我们揭开了一条万亿级赛道背后深层次的发展逻辑。当下,一场由技术分化、场景裂变以及产业链重构所引发的产业剧变正在加速演进,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行业正站在这场变革的风口浪尖。

eVTOL进入“达尔文时间”

业内不少专业人士敏锐地察觉到,时的科技此次成功融资,其背后实则反映出资本对于“技术收敛”达成了高度共识。

在技术路线的选择上,时的科技展现出了敢于挑战的勇气,毅然投身于研发难度颇高的倾转旋翼构型。这种机型凭借着出色的载重比(高达600公斤)、可观的巡航速度(达到260公里/小时)以及良好的运营经济性(单座成本仅0.8元/公里)等显著优势,正逐渐成为行业内的主流技术路线。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分体式飞行汽车由于结构过于复杂、成本居高不下等问题,正慢慢被边缘化。

紫峰资本董事长杨小宁一针见血地指出:“eVTOL行业如今已步入‘达尔文时间’,在这个残酷的竞争环境中,只有那些同时具备适航认证进度优势、强大的产业链整合能力以及高效场景落地效率的企业,才有机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存活下来。”

eVTOL:突破“卡脖子”,开启国际化竞合新局

早在2023年10月,时的科技E20 eVTOL就成功完成了首轮试飞。按照计划,预计到2027年该机型可实现取证量产。值得一提的是,目前该企业已经与中国民航局签署了适航审定问题纪要(G1),正式进入适航实质阶段。这一重要节点被资本界视为企业构建“技术护城河”的关键里程碑。

场景革命:从“空中炫技”到B端刚需

在商业化的发展逻辑上,低空经济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变革,从过去单纯的“to C炫技”模式,逐步转向更具实际需求的“to B刚需”模式。据麦肯锡的专业预测,到2030年,中国to B场景的eVTOL服务市场规模将高达2800亿元,远远超过消费端的预期。

在具体的应用场景方面,急救领域无疑是一片广阔的市场。以武汉协和医院为例,其正在试点的“空中ICU”航线,将单次转运成本成功降至直升机的1/5,同时响应时间大幅缩短了60%。在物流领域,顺丰控股已在珠三角地区积极试点无人机货运,单位载重能耗相较于燃油直升机下降了73%。在能源巡检方面,国家电网输电线路监测订单如今已超过15亿元,缺陷识别准确率更是超过了99%。

时的科技E20目前已经锁定了低空旅游、城际出行等应用场景,然而其更大的发展想象空间在于与物流、能源企业展开深度协同合作。例如,中东资本正通过“投资换订单”的创新模式,积极布局石油平台物资运输业务;而在东南亚市场,eVTOL被视为解决海岛间交通难题的破局关键。

产业链暗战与国际化竞合

尽管eVTOL行业的技术发展呈现出突飞猛进的态势,但不可忽视的是,中国eVTOL产业链目前仍面临着诸多“卡脖子”问题。

在材料方面,航空级碳纤维、高功重比电机等关键材料的进口依赖度超过了50%,而且美国已经对相关材料实施了出口审查措施。飞控系统、惯性导航模块等核心部件的国产化率不足40%,不过中航光电、星网宇达等企业正在加速推进国产化替代进程。

企业和资本正积极探索通过“政企联合实验室”的创新模式来打破发展困局。例如,宁德时代的硫化物全固态电池即将实现量产,这一技术突破有望将eVTOL的续航能力提升30%;华为的低空AI调度平台已成功进入政府采购清单,试图绕开欧美空管系统的专利壁垒。

在国际化发展方面,中国eVTOL企业也面临着激烈的资本博弈。时的科技的国际化战略巧妙地契合了“新出海”逻辑,即向中东、东南亚等地区输出“技术 + 标准”的组合模式。阿联酋、沙特等国家已明确将eVTOL纳入智慧城市基建规划,而时的科技与马来西亚政府的合作,实际上是通过“示范运营”的方式来抢占标准制定权。

与美国的Joby(获得丰田5亿美元注资)和Archer(黑石集团注资3亿美元)等企业相比,中国企业的竞争力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模块化设计使得制造成本更低,运营成本能够逼近地面专车;另一方面,国家对低空经济企业实施退税补贴政策,多个城市也积极开放空域进行试点,这有助于缩短企业的商业化周期。

一些行业分析师认为,2025 - 2027年可能是eVTOL企业的“生死窗口期”,低空经济将从“政策红利期”逐步迈向“市场验证期”。一旦低空空域全面开放,空域资源的争夺可能会引发激烈的价格战,届时,单个项目可能至少需要10亿美元才能维持正常运营。

时的科技的融资故事,本质上是技术、资本与政策三者相互共振的结果。然而,其真正面临的考验在于,能否在供应链国产化、安全信任构建以及场景现金流闭环等方面建立起坚实的壁垒。当资本狂欢的浪潮退去后,最终能够存活下来的企业,不一定是那些飞得最高的,而是最能脚踏实地、稳健发展的。

本文全面剖析了eVTOL行业的发展态势,包括技术路线的选择、应用场景的拓展、产业链的短板与突破以及国际化竞合等方面。指出行业虽前景广阔,但也面临诸多挑战,企业需在关键环节建立壁垒,以应对市场的变化和竞争。

原创文章,作者:Wonderful,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45600.html

(0)
WonderfulWonderful
上一篇 2025年3月28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8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