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于3月27日柳梧铁路双峰隧道顺利贯通这一事件,详细介绍了隧道的基本情况、施工面临的难题、采取的创新施工方式和技术,以及项目在建设过程中的其他举措,还提及了柳梧铁路的整体建设进度和重要意义。
在3月27日这一具有纪念意义的日子里,由广西交通投资集团投资建设、中建八局负责承建的柳梧铁路双峰隧道实现了顺利贯通。该隧道全长4900米,在柳梧铁路项目全线的众多隧道中,它是当之无愧的第二长隧道。
这是双峰隧道现场的真实写照。(摄影:何华文)
双峰隧道的隧址区情况极为复杂,它穿越了两条大型活动性断层。这些断层破碎带的宽度很大,构造应力高度集中,导致隧道的自稳能力极差,想要顺利成洞困难重重。这无疑对施工的安全、进度以及质量管理都提出了极为严峻的考验。
为了能够统筹兼顾隧道施工的安全、质量和进度,项目团队采取了科学合理的开挖方式。他们采用“进出口两端掘进 斜井辅助主洞双向掘进”的方法,针对复杂水文地质隧道带来的一系列施工难题,项目建设团队未雨绸缪,超前部署了安全防控体系。在施工现场,全力推行安全施工现场网格化和穿透式管理模式。并且以科技创新作为核心驱动力,通过技术创新与智能化升级,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项目实现了施工效率提升20%、工程实体质量合格率达到100%、安全事故零发生的优异目标,成功形成了复杂地质条件下隧道工程建设的创新管理范式。
在具体的开挖过程中,施工团队采用了先进的技术。聚能光面爆破技术和爆破动态设计优化技术的运用,使得炮眼痕迹保存率高达90%以上,有效提升了隧道超欠挖控制水平。在初期支护方面,创新优化了高强超微外加剂的应用配比,同时配合环向定位筋 大网片技术及三喷两刮一扫面组合工艺,显著提升了初支平整度,回弹率降低至8%以下。此外,还创新使用了智能衬砌台车 拱顶带模注浆工艺以及集成机械化凿毛台车、止水带厂制接头、智能养护台车等设备,再配合防脱空物联网监测系统,大大提升了隧道标准化施工水平,有效保证了隧道衬砌质量,为隧道的顺利贯通奠定了坚实基础。
这张照片记录了双峰隧道贯通的历史性时刻。(摄影:何华文)
同时,由于该隧道距离梧州市区约35公里,交通十分不便,材料运输成为了一大难题。在施工过程中,项目建设团队落实“永临结合”的建设理念,高质量新建便道15公里,扩建地方原有乡村道路10公里。值得一提的是,项目建成后,这些道路均会作为永久通道供地方群众使用,可谓一举两得。
截至目前,柳梧铁路的建设进展十分顺利。全线54座隧道中,已经有42座实现了贯通。年度完成投资17.55亿元,已经超额完成了一季度投资任务目标,占年度投资目标任务的23.40%;开累完成投资214.25亿元,占批复总概算338.72亿元的63.25%。
柳梧铁路是柳州至广州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西南地区至珠三角重要的普速铁路通道,是一条客货兼顾的区域性干线铁路。正线全长238.167公里,设计速度160km/h。项目建成后,将发挥重要作用,可有效缓解国铁区域路网的通过能力紧张状况,能够缩短运输距离、降低运输成本,对广西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和带动作用。
本文围绕柳梧铁路双峰隧道贯通展开,介绍了隧道的规模、施工难题及应对措施,包括创新管理和技术应用,还提到项目建设的其他举措及柳梧铁路整体建设进度。柳梧铁路的建设不仅展示了我国在复杂地质条件下的隧道建设能力,也将为区域经济发展带来积极影响。
原创文章,作者:Daniel Adela,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450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