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浦科创大会亮点多,无创深脑刺激技术助力帕金森病治疗

本文聚焦于杨浦区科技创新大会,着重介绍了上海体育大学推出的相位干涉电场无创深脑刺激技术在帕金森病治疗方面的研究成果及应用前景。

杨浦科创大会亮点多,无创深脑刺激技术助力帕金森病治疗

日前,杨浦区科技创新大会盛大召开,此次大会以共筑“杨数浦”新质秀带为主题,杨浦区密集发布了一系列来自企业和高校的创新项目,现场可谓是亮点纷呈。

其中,上海体育大学所推出的相位干涉电场无创深脑刺激技术,犹如一颗璀璨的新星,不仅能应用于帕金森病的治疗,而且作为一种全新的无创治疗手段,一经亮相便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杨浦科创大会亮点多,无创深脑刺激技术助力帕金森病治疗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帕金森病,它是一种以皮层下脑区功能异常为特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其典型症状包括肌肉僵硬、震颤、运动迟缓和姿势不稳等,这些症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现有的治疗方法主要通过药物和神经刺激技术来控制症状,其中深部脑刺激是一种有效但有创的植入性神经刺激方法,通常适用于晚期患者。然而,深部脑刺激的侵入性和创伤性,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应用范围。

杨浦科创大会亮点多,无创深脑刺激技术助力帕金森病治疗

经过多年的研究与探索,上海体育大学联合瑞金医院和美国哈佛医学院,共同研发出了相位干涉电场无创深脑刺激技术,简称TI技术。上海体育大学运动健康学院副教授钱振宇介绍,相位干涉电场无创深脑刺激技术是一种新兴的神经调控方法。该技术利用两路有差频的高频交流电产生包络波,从而在指定脑区形成低频干涉电场,实现对大脑深部苍白球或丘脑底核区域的精准刺激。这种方法具有无创、精准的特点,特别适合用于需要调控深部脑区功能的神经系统疾病治疗,例如帕金森病。

杨浦科创大会亮点多,无创深脑刺激技术助力帕金森病治疗

为了验证TI技术的有效性,研究团队采用随机、双盲、交叉对照设计,对12名轻度帕金森病患者进行了TI技术治疗。实验结果令人振奋,接受治疗的患者在运动症状评分上显著改善,尤其是在运动迟缓和震颤症状上,分别降低了23.5%和15.3%。此外,症状越严重的患者,治疗后的改善效果越明显。这一结果充分表明,TI技术在缓解帕金森病患者运动症状方面具有显著的应用前景。

杨浦科创大会亮点多,无创深脑刺激技术助力帕金森病治疗

韩老伯患帕金森病快五年了,最近在上海体育大学尝试用相位干涉电场无创深脑刺激技术进行帕金森病的治疗。韩老伯回忆,刚开始患病的时候,自己突然就对双腿的运动功能失去控制,不管是运动还是普通走路,突然就会无意识地摔跤,经过医院诊断,最终确诊患上了帕金森病。目前经过TI技术实验性治疗,韩老伯明显感觉好了很多,走路不稳的时候也能主动寻找支撑避免摔倒,这种主动规避摔倒意识的回归是TI技术治疗后才有的现象。

杨浦科创大会亮点多,无创深脑刺激技术助力帕金森病治疗

记者从上海体育大学了解到,未来,该研究团队将进一步探索TI技术对帕金森病的长期干预效果,及其与运动干预相结合的最佳治疗方案,期望为帕金森病患者带来更安全且有效的治疗选择。

本文围绕杨浦区科技创新大会,重点介绍了上海体育大学研发的相位干涉电场无创深脑刺激技术(TI技术)。该技术针对帕金森病治疗,具有无创、精准的特点,通过实验验证对缓解患者运动症状有显著效果,且已有患者从中受益。未来研究团队还将深入探索其长期干预效果和最佳治疗方案,有望为帕金森病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选择。

原创文章,作者:Sorrowful,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44842.html

(0)
SorrowfulSorrowful
上一篇 2025年3月27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7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