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117大厦的建设历程,包括其曾因高银集团资金链断裂停工,2025年进入破产清算,后信达地产联合多家企业成立300亿元纾困基金为其复工注入资金,以及相关企业信息和该项目的意义等内容。
2025年1月,天津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做出了一项重要裁定,受理高银地产破产清算申请。与此同时,清算组被指定接管天津摩天大楼项目——117大厦。这座大厦在建筑史上曾有着辉煌的地位。
据媒体相关报道,随后信达地产联合多家企业采取了积极行动,成立了规模高达300亿元的纾困基金。这笔资金如同及时雨,为117大厦的复工注入了关键动力。在2025年2月,施工现场开始热闹起来,相关施工设备、活动板房陆续抵达,工人也相继进场。到了3月初,117大厦正式启动了全面复工。
图源:图虫创意
300亿元纾困基金为117大厦“输血”
天津117大厦,还有一个广为人知的名字——高银金融117大厦,它坐落在天津市西青区,是由香港高银集团投资建设的重点项目。该项目早在2008年9月就正式开工,当时规划的高度为597米,一共有117层,总建筑面积大约为84.7万平方米。在上海中心大厦建成之前,天津117大厦可谓是风光无限,它曾是全国最高楼,在全球排名第二,仅次于迪拜的哈利法塔。
然而,命运总是充满了波折。2015年,香港高银集团遭遇了重大危机,股市暴跌使得其市值蒸发超过1200亿港元,资金链随之断裂,这导致117大厦项目被迫停工。尽管在2017年中国信达曾出资90亿元支持项目复工,但是由于后续资金缺口过大,项目还是再次陷入了停滞状态。直到2025年破产清算后,信达地产联合国企成立纾困基金接管了该项目。
今年2月,两家与此次纾困相关的企业成立了。信达纾困盘活(天津)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天津信投纾困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相继诞生,它们的出资额分别为200.01亿元人民币、100.01亿元人民币,经营范围均为企业管理,并且均由鑫盛利保股权投资有限公司担任执行事务合伙人。
从合伙人信息来看,信达纾困盘活(天津)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是由中国信达及旗下信达地产、鑫盛利保股权投资有限公司共同出资的;天津信投纾困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则是由中国信达及旗下信达投资有限公司、鑫盛利保股权投资有限公司共同出资。
此次,在信达地产的主导下,项目续建投资预计将超过300亿元。这不仅仅是一笔巨额的资金投入,更将带动天津建筑、建材、服务业全产业链的发展,为天津的经济注入新的活力。
工期已长达18年
从2008年动工开始计算,到2025年3月复工,天津117大厦建设的工期已经长达18年。这座大厦的原业主高银地产(天津)有限公司是香港高银集团的子公司,其创始人潘苏通原本以电器贸易起家,在2008年转型地产后便押注了该项目。
2025年2月6日,天津第二中级法院根据天津海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的申请,受理裁定了高银地产破产一案。根据规定,高银地产(天津)有限公司的债务人或者财产持有人需要向高银地产(天津)有限公司管理人清偿债务或者移交财产。
近期,信达地产联合国企成立300亿元纾困基金接管该项目,并且通过债转股、资产重组等方式盘活资产。这一举措标志着“市场化 法治化”烂尾楼处置模式成功落地。
信达地产成立于1984年,是一家中央国有房地产开发企业,总部位于北京。公司前身为北京天桥北大青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后来经过重组转型为房地产开发机构,并于2008年成功上市。信达地产的控股股东为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实际控制人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目前已跻身中国房地产开发企业综合实力TOP500榜单。
本文围绕天津117大厦展开,介绍了其建设过程中因高银集团资金问题停工、破产清算,后信达地产联合成立300亿纾困基金使其复工的情况,展现了“市场化 法治化”烂尾楼处置模式的落地,同时也介绍了相关企业背景。
原创文章,作者:购物狂魔,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441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