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年报解析:特色业务巩固,“四化”转型开启新征程 招商银行2024年报:稳进向好,转型突围低利率时代

本文聚焦招商银行2024年度年报,详细阐述了其在经营业绩、业务结构、资产质量、多元价值创造等方面的表现,同时分析了其应对低利率时代的策略与转型方向。

招商银行始终秉持稳健的经营风格,在2024年度向市场交出了一份“稳中有进、进中向好”的出色成绩单。3月25日晚披露的年报显示,过去一年,招行在资产负债规模、业务结构、资产质量和经营效益等多个方面均表现优异,市场竞争力进一步提升。全年集团实现营业收入3374.88亿元,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高达1483.91亿元。

在过去的2024年,银行业面临着诸多严峻挑战。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国内有效信贷需求不足,利率下行导致利差收窄,金融市场震荡加剧。据国家金融监管总局统计,去年商业银行整体资产质量虽保持稳健,不良贷款率为1.5%,但整体盈利增速有所回落,同比下降2.3%。行业平均ROE为8.1%,平均ROA为0.63%。

作为首批发布全年业绩的商业银行,招行展现出了强大的经营韧性。通过深入推进自身战略转型,积极应对多项经营挑战,招行全年取得了平稳的经营业绩。

在规模上,集团总资产成功突破12万亿元,客户存款总额突破9万亿元,较2023年末均实现两位数增长。

收入方面,集团全年营收降幅在2024年三季度末的基础上进一步缩窄。净利息收益率为1.98%,净利息收入达2112.77亿元,全年降幅较前三季度缩窄至1.58%。同时,招行克服了资本市场波动、减费让利等不利影响,非利息净收入实现全年增速转正,同比增长1.41%,达到1262.11亿元。在收入结构上,非息收入占比为37.40%,优于同业平均水平,这一优势有助于招行在低利率环境下实现更稳健均衡的营收增长。

资产质量方面,尽管外部风险多发,但招行的风险控制依然出色。集团口径下,不良贷款率为0.95%,与上年末持平;信用成本0.65%,同比下降9个基点;拨备覆盖率为411.98%,贷款拨备率为3.92%,风险抵补能力强劲。值得一提的是,招行的资产质量连续4年保持稳健,不良贷款率持续低于1%。

资本方面,招行内生增长态势良好。在分红率保持市场领先的同时,集团口径下各级资本充足率继续提高。高级法下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较上年末提升1.13个百分点,达到14.86%;总资本充足率达到19.05%。

过去一年,招行的发展迈上新台阶,市值重回万亿,按一级资本排名位列全球银行1000强榜单第10位。在价值银行战略的引领下,招行在实现良好经营的同时,不断提升服务实体经济和社会民生的质效,在多个方面共创价值。

在客户价值方面,招行不断升级产品和服务体系,全力保障客户资金安全,助力客户财务健康和财富保值增值,赢得了更多客户的认可、选择和信任。截至2024年末,零售客户突破2亿户,公司客户突破300万户。在各细分领域,招行通过升级产品和服务,吸引了更多客户。例如,财富产品持仓客户数达5821.62万户,较上年末增长13.31%;新增零售贷款(不含信用卡)客户数872.91万户,同比增长10.78%;科技企业客户数量达16.25万户,较年初增长18.71%。

员工价值层面,招行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创新人才交流机制,完善分层分类培养体系。据悉,招行已连续14年入围中国年度最佳雇主10强,并于去年首次获得第1名。

股东价值方面,截至2024年末,归属于该行股东的平均总资产收益率(ROAA)和归属于该行普通股股东的平均净资产收益率(ROAE)分别为1.28%和14.49%,保持国际较高水平。根据年报利润分配方案,招行计划每股现金分红2.000元(含税),现金分红累计派发504.4亿元,占合并报表中归属于该行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比例为35.32%。

合作伙伴价值层面,财富开放平台“招财号”累计入驻代表性机构扩大至159家;与交易所、创投机构等合作升级打造“千鹰展翼2.0金融赋能计划”,积极构建科技金融服务生态圈。

社会价值层面,招行积极践行服务实体经济的宗旨,做好五篇大文章。科技、绿色、普惠等贷款增速高于全行贷款平均增速,积极发展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个人养老金账户累计开户数超千万户,缴存额居市场前列。全行信息科技投入133.50亿元,占该行营业收入的4.37%。同时,招行积极践行ESG理念,推进绿色运营,支持乡村振兴,参与公益慈善,2024年明晟ESG评级为最高等级的“AAA”级。

财报显示,招行自成立以来打造的零售金融业务特色持续巩固。集团零售业务营业收入及税前利润贡献占比均保持在50%以上,“以零售为主体,四大板块均衡协同发展”的业务格局更加清晰。随着客群规模的不断增长,2024年末零售AUM已近15万亿,较上年末增长12.05%;集团零售客户存款余额达4.03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5.40%;集团零售贷款余额达3.64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6.01%。由于业务客群质量较高,贷款结构合理,集团零售贷款不良贷款率为0.96%,依旧处于行业领先水平,风险总体可控。

大财富管理业务特色依旧鲜明。在财富管理方面,零售财富管理保持领先优势,零售理财产品余额3.93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2.38%;企业财富管理产品日均余额3998.71亿元,同比增长30.35%。资产管理方面,子公司招银理财、招商基金、招商信诺资管和招银国际的资管业务总规模合计为4.48万亿元。托管方面,托管资产余额22.86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8.24%,托管总规模位居行业前列。

招行的业务发展轻重均衡。重资本业务持续做强,存款成本低、活期占比高、贷款质量好、零售贷款占比高的优势得以延续。个人住房贷款、零售小微贷款、消费贷款等零售贷款均呈现稳健增长态势,公司金融积极融入国家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对公贷款增速保持两位数增长。轻资本业务继续做大,顺应客户风险偏好变化,为客户提供多元的资产配置服务。“招商银行TREE资产配置服务体系”服务零售客户数较上年末增长13.84%。批发金融抓住数字金融发展机遇,交易银行业务客户规模、交易量持续扩大。投行与金融市场板块业务竞争力不断增强,投行业务贡献公司客户融资总量(FPA)余额较年初增长14.45%,商业承兑汇票贴现量市场排名第一。

当前,随着LPR的持续走低和行业竞争的加剧,2024年末商业银行净利息收益率已降至1.52%的历史低位。在低利率时代,银行业盈利能力普遍承压,各机构在稳定收入来源的同时,积极开展降本增效。招行也不例外,去年集团成本收入比稳步下降,为31.89%,同比下降1.07个百分点,费用效能优于同业平均水平。

然而,在关乎未来的数智化领域,招行始终保持稳定投入。年报中明确提出,“保障信息科技投入,推动科技创新转化为生产力,推进数智化转型。”从2022年到2024年,过去三年招行信息科技投入达到416.44亿元。经过多年持续投入,招行的线上化服务能力已形成明显优势。招商银行App和掌上生活App的月活跃用户达1.23亿户,批发数字化渠道月活跃客户数达194.94万户。

值得注意的是,招行将“数字招行”升级为“数智招行”,这一字之变体现了其拥抱人工智能的决心。招行持续夯实“云 AI 中台”科技底座,充分释放上云红利,稳步推进自主可控的大模型全体系建设。目前,招行已发布我国银行业首个开源百亿参数金融大模型“一招”,并在行内超120个业务场景探索大模型应用,对外扩展大模型“朋友圈”。

全面推进“数智招行”建设是招行“四化”转型的重要内容之一。招行管理层多次在公开场合分享,在与国外同业交流后,学习了先进做法,包括加强成本精细化管理、推动国际化发展境外业务等。在此背景下,招行深化“四化”转型,即加快国际化发展、深入推进综合化经营、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加快数智化转型,并在2024年年报中首次系统性提出。从财报可以看出,这一战略性举措是长期谋划的结果,并非一时之举,早在近年的经营管理中就已埋下伏笔。

以去年为例,在国际化发展方面,跨境金融提速,对公涉外收支客户、业务量同比两位数增长;综合化经营方面,招行已发展成为金融牌照齐全的银行集团,旗下子公司市场影响力持续提升;差异化竞争方面,16家重点区域分行在客群、管理零售客户总资产(AUM)、核心存款和贷款规模等核心指标上,较上年增速均高于该行境内分行平均水平;数智化转型方面,零售智能财富助理“小招”向能听会说的银行助理升级,产品、服务、经营、管理等关键领域迎来多维创新。

可以预见,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招行将全面加快和深化“四化”转型,提升全集团、全业务、全客群的综合实力。这一转型将成为招行穿越低利率周期、实现经营行稳致远的关键因素。

本文围绕招商银行2024年年报展开,详细介绍了招行在经营业绩、业务结构、资产质量等方面的表现,以及在客户、员工、股东、合作伙伴和社会等层面创造的多元价值。同时,分析了招行在低利率时代的应对策略,包括降本增效和数智化转型等。最后指出,“四化”转型将助力招行穿越低利率周期,实现长期稳健发展。

原创文章,作者:Sorrowful,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43897.html

(0)
SorrowfulSorrowful
上一篇 2025年3月26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6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