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应用产业:蓬勃发展的新势力,卫星应用产业:开启民用市场新征程

本文详细介绍了卫星应用产业的概况,包括定义、产业链结构、行业政策方向等,分析了行业竞争格局,还对其发展前景和趋势进行了预测。

导读

本文核心数据:导航卫星行业规模、通信卫星行业规模、遥感卫星行业规模。

行业概况

1、 定义

卫星产业包含多个重要环节,主要有卫星制造业、发射服务业、地面设备制造业以及卫星运营服务业。其中,地面设备制造业和卫星运营服务业属于卫星应用产业的范畴。在卫星产业的这四个环节中,卫星发射服务、卫星制造和地面设备制造最初都源于军事用途,后来逐渐向民用领域拓展,成为军民结合型的行业。而卫星运营则是在卫星产业从军用向民用转变的过程中诞生的,并且随着民用市场需求的持续增长而迅速发展壮大。

从整体来看,卫星应用产业主要以民用市场作为发展方向。和卫星制造与发射服务相比,卫星应用产业处于产业链的前端,尤其是卫星运营服务直接面向终端消费者。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消费者需求的日益提升,卫星应用产业的市场空间将极为广阔。

卫星应用技术是卫星产业实现和扩大其使用价值的根基,与卫星制造技术具有同等重要的战略地位。卫星应用的产业化发展是航天产业化发展的关键部分,而且其产生的经济效益已经远远超过了卫星制造产业本身。

按照服务对象的不同,卫星应用可以分为军用和民用两大类;从技术领域和服务方式的角度划分,目前卫星应用主要涵盖卫星通信、卫星导航和卫星遥感等方面。

卫星应用与众多重点领域紧密相连,如信息、电视、广播、气象、海洋、环保、测绘、交通、航运、农业、林业等,这些领域关乎国家安全和社会进步。因此,卫星应用在未来的社会和经济发展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

卫星应用产业:蓬勃发展的新势力,卫星应用产业:开启民用市场新征程

卫星应用的上游卫星制造业务主要分为四个板块,分别是卫星平台、卫星荷载、其他元器件以及卫星总装。涉及的相关企业有中国卫星、银河航天、九天卫星、和德宇航等。卫星发射业务涉及火箭研制及相关航天器发射,主要企业有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等国有企业。地面设备制造是卫星产业链中的关键环节,市场规模较大,参与企业包括卫通集团、四川九州、海格通信、墨宇科技、华讯方舟等。

产业链中游的卫星应用参与者主要提供遥感、导航、通信等服务,主要企业有中国卫通、四维图新、中海达、华西集团等。

产业链下游涉及交通、国防、通信、海洋、气象等领域,有需求的企业如中国广电、电信运营商、政府部门、金融及石油各领域客户等。

卫星应用产业:蓬勃发展的新势力,卫星应用产业:开启民用市场新征程

4、 行业政策方向:支持卫星应用高水平发展,促进卫星多领域应用

近年来,中国卫星应用行业政策着重提升卫星网络协调效率,优化程序,以促进频率轨道资源的高效利用,维护电波秩序。同时,大力支持卫星应用全产业链的发展,包括制造、发射、地面设备建设及应用运营等环节,推动通信、导航、遥感等技术在多个领域的广泛应用。此外,政策还推动卫星网与地面网的融合协同,提升应急通信能力,支持物流、农业等领域的数智化发展,鼓励卫星技术的应用创新。

卫星应用产业:蓬勃发展的新势力,卫星应用产业:开启民用市场新征程

注:《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白皮书》所统计的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包括芯片、器件、算法、软件、导航数据、终端设备、基础设施等一系列产业,并非仅有服务业。

2、卫星互联网星座计划进入密集组网发射阶段,通信卫星步入国际竞争领域

根据SIA的统计数据,2023年全球卫星发射、制造、运营服务、地面设备制造占产业总收入的比例分别为2.53%、6.03%、38.67%和52.77%,整个产业链呈现出越向下产业规模越大的金字塔状。在通信卫星发射领域,2024年6月,《中国青年报》报道“双曲线一号”遥系列运载火箭时提到,2023年,我国民营火箭企业共发射了13次,创下了中国商业航天自发展以来的新纪录,中国商业火箭的运送价格也有所下降,2023年市场均价在8万 - 12万元/公斤之间。2024年,中国民营火箭公司合计执行运载火箭发射任务12次,发射价格未发生显著变化。

根据BryceTech发布的《2024全球太空报告》,在发射载荷质量方面,我国发射载荷质量约225吨,位居全球第二。前瞻粗略地以2024年我国通信卫星研制入轨数量在航天器中占比约47%,测算出2024年我国通信卫星研制发射总质量为105.75吨,再以单位载荷发射服务价格8万元/千克计算,则2023年我国通信卫星发射市场规模约为84.6亿元。前瞻以全球卫星通信行业产业价值链比例为基础,结合中国实际卫星通信服务发展现状,测算出中国卫星通信运营服务市场规模约为1293亿元。

卫星应用产业:蓬勃发展的新势力,卫星应用产业:开启民用市场新征程

行业竞争格局

1、区域竞争:北京、广东等地区卫星应用企业集聚明显

通过企查猫,对企业名称、企业简介和品牌/产品精准检索“卫星”,并筛选登记状态为“存续/在业”的企业。截至2025年3月18日,中国相关企业有3809家。从我国卫星应用产业链企业的区域省份分布来看,主要集中在广东省,其卫星应用相关企业数量约457家;其次是北京市,卫星相关企业数量规模达435家;江苏省位列第三,共有321家卫星应用企业。从整体分布来看,主要集中在东中部地区,此外,四川和陕西也有超过150家卫星应用企业。

卫星应用产业:蓬勃发展的新势力,卫星应用产业:开启民用市场新征程

行业发展前景及趋势预测

近年来,政府一直大力推动卫星应用行业的发展,出台了多项扶持政策和规划,为行业提供了有力的支持。随着卫星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卫星应用领域的范围越来越广泛,涉及通信、导航、遥感等多个领域。技术的不断创新将为卫星应用行业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

此外,卫星应用行业的需求持续增长,特别是在民用领域。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卫星应用的需求将会更加广泛。商业航天市场的快速发展也为卫星应用行业提供了更多的机会。随着商业航天企业的不断崛起,将会有更多的卫星被发射进入太空,为卫星应用行业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前瞻预测,未来五年卫星应用规模将以9%的增速增长,2030年或将达1.54万亿元。

卫星应用产业:蓬勃发展的新势力,卫星应用产业:开启民用市场新征程

本文全面介绍了卫星应用产业,包括其定义、产业链结构、政策支持、市场规模、竞争格局以及发展前景等方面。随着技术进步、政策推动和市场需求增长,卫星应用产业未来发展潜力巨大,预计规模将持续扩大。

原创文章,作者:Wonderful,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43806.html

(0)
WonderfulWonderful
上一篇 2025年3月25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5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