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颗粒装甲”设计,液态软体机器人惊艳亮相

韩国首尔大学和嘉泉大学的研究团队成功开发出基于液体的下一代软体机器人,详细阐述了该机器人的特性、设计、实验情况、功能演示以及研究团队后续的研究计划。

在科技不断进步的当下,机器人领域也迎来了新的突破。近日,由韩国首尔大学机械工程系金浩荣教授、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孙正允教授,以及嘉泉大学机械智能产业工程系朴建焕教授所领导的研究团队,取得了一项令人瞩目的科研成果。他们成功开发出了一种基于液体的下一代软体机器人,这一成果打破了传统固体机器人在仿生功能方面的局限,为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这种别具一格的液态机器人具有独特的细胞仿生特性。它就像生物细胞一样,能够自由地变形、分裂融合,并且可以执行物质运输任务。这一特性标志着软体机器人技术取得了重大的突破。相关研究成果已于3月21日发表在著名学术期刊《科学进展》上。

创新“颗粒装甲”设计,液态软体机器人惊艳亮相

为了实现液态机器人兼具液体变形能力与固体结构稳定性的特点,研究团队采用了创新性的“颗粒装甲”设计。他们将液态核心包裹在超高密度疏水颗粒之中,让机器人能够在保持灵活性的同时,又拥有足够的稳定性。

创新“颗粒装甲”设计,液态软体机器人惊艳亮相

一系列的实验充分展示了该液态机器人的优异性能。它可以承受极端压缩或者高空跌落的冲击,并且能够像液滴一样自动恢复原状。同时,通过超声波控制技术,研究人员已经能够对其运动速度进行精确的调控。

创新“颗粒装甲”设计,液态软体机器人惊艳亮相

在功能演示环节,这款机器人更是大放异彩。它仿效1991年经典电影《终结者2》中的T - 1000,成功穿越了金属栅栏间隙,并且完成了异物捕获、运输以及多机器人融合等任务。此外,它还能在水面与陆地表面自由移动,展现出了强大的环境适应能力。

创新“颗粒装甲”设计,液态软体机器人惊艳亮相

论文第一作者全孝彬透露,在开发机器人的初期,团队最初尝试采用传统液滴包裹颗粒法,但效果并不理想。后来,他们创新性地提出了“颗粒包裹”工艺,从而显著提升了机器人的稳定性。

通讯作者金浩荣教授表示,基于目前的研究成果,团队正在研究让液体机器人利用声波或电场变形的技术。共同通讯作者孙正允教授补充道,他们计划增强液体机器人的材料功能,以便未来实现更广泛的工业应用。

本文介绍了韩国研究团队开发的液态软体机器人,该机器人具有细胞仿生特性和独特设计,实验和功能演示展现其优异性能。研究团队还透露了后续研究计划,旨在进一步提升机器人性能并拓展其工业应用。

原创文章,作者:Daniel Adela,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43428.html

(0)
Daniel AdelaDaniel Adela
上一篇 2025年3月25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5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