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真如之心 - 上海西站及周边区域城市设计国际方案征集”启动会展开,介绍了入围团队、征集聚焦区域的重要性、征集理念、地区历史文化与发展现状、征集主题及未来规划,还阐述了真如地区的区位价值和应征团队的任务等内容。
在近日,一场备受瞩目的活动在普陀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拉开了帷幕——“真如之心 - 上海西站及周边区域城市设计国际方案征集”启动会在此盛大举行。现场可谓是星光熠熠,来自中国、美国、英国、日本、新加坡等多个国家的顶尖设计机构所组成的四个入围团队齐聚一堂。各团队的主创代表们更是热情高涨,纷纷畅所欲言,分享着他们对真如地区未来的无限期待以及独特的设计愿景。他们眼中的真如,仿佛是一块等待雕琢的璞玉,蕴含着无限的可能。
此次国际征集所聚焦的“真如之心”,有着特殊的意义。它就是曾经的铜川路水产市场地块,宛如真如地区核心区域的“最后一块拼图”。而“上海西站”板块,更是普陀域内最为重要的交通枢纽和资源汇聚之地。这两处地区及周边区域的规划设计,无疑是至关重要的,它就像是为未来区域发展搭建的坚实地基,将决定着这片土地未来的走向和高度。
为了让此次征集的方案能够“既仰望星空又脚踏实地”,入围的国际团队们可谓是煞费苦心。他们特邀国内一流设计机构作为技术顾问,全程深度参与方案设计。这些专业的顾问团队将确保规划与土地政策、交通动线、产业导入等方面深度契合,真正实现“创意”与“落地”的双向奔赴。此次方案征集秉持着“站城融合、功能复合、生态友好”的核心理念,就像是给真如这片沉淀了 700 年历史的土地注入了未来的基因,开启了在存量时代下超大城市更新的创新实践探索之旅。
真如地区,其实自古就散发着独特的魅力。这里有着元代古寺的悠悠韵味,那古老的建筑仿佛在诉说着历史的故事;还有口口相传的非遗羊肉,每一口都承载着当地的文化记忆;纵横交错的交通路网,见证着这里曾经的繁华与商贸往来。真如地区拥有着优秀的文化与商贸基因。然而,作为上海确定的九大主城副中心之一,这里却在一段时间内发展缓慢。不过,如今的真如正迎来新的转机。随着中海环宇城 MAX、京东上海中心等百亿级项目的落地,日均 10 万客流、50 亿年销售额的商业奇迹正在这里上演,这些都在悄然重塑着真如的发展格局。
据悉,本次征集共精心设置了三大主题。其一为站城共生,其目标是强化真如地区的职能,推动“西大堂”向“会客厅”的华丽转变,全面提升城市的功能、形象、品质和活力,精心打造城市综合公共活动中心。其二是文脉新生,依托真如寺、特色美食等丰富的文化元素,深入挖掘其深厚的文化底蕴,积极探索新的文化体验形式,全力打造特色文化体验新高地。其三是生态赋能,旨在 3 平方公里的规划范围内构建“水绿成链”的生态网络,融入丰富多样的休闲娱乐活动,努力打造生态和谐宜居新地标。
具体来看,“真如之心”板块在未来将被精心打造成为集国际商务、文化体验、智慧生活于一体的未来城市标杆,它将填补真如副中心核心区的最后一块空白,成为真如地区的一颗璀璨明珠。而“上海西站”板块则将从城市空间营造入手,致力于打造宜人、开放的全新站前形象,塑造上海西门户城市名片,让每一个来到这里的人都能感受到真如的独特魅力。
在上海这座超大城市不断向前发展的征程中,真如地区的区位价值与战略地位正显得愈发重要。真如将肩负起上海“五个中心”建设的新使命,积极融入“中心辐射、两翼齐飞”的市域空间新格局。凭借上海西站与沪宁廊道的优势,真如将不断强化自身的支点作用和地位,成为上海发展版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四组应征团队将在接下来 2 个多月的时间里展开深入研讨。他们将充分挖掘真如的历史人文特色,准确把握未来发展需求,巧妙利用“一站五轨”(一站:上海西站;五轨:7 号线、11 号线、14 号线、15 号线、在建 20 号线)的交通优势,实现“零距离换乘”与“立体城市”的完美融合。区规划资源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方案征集并非简单的推倒重建,而是希望在元代古寺旁植入新的城市活力核心,全方位展现真如的人文魅力;也不止于物理层面的更新,还将结合数字技术加强文化传承,实现创新与文化的融合发展;更不局限于地域,将以沿沪宁产业创新带为纽带,实现与杭州云栖、无锡雪浪的“三镇联动”,让真如之心成为长三角数字大脑,引领区域的创新发展。
“真如之心 - 上海西站及周边区域城市设计国际方案征集”启动会相关情况,包括入围团队、聚焦区域重要性、征集理念和主题等。真如地区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但曾发展缓慢,如今随着重大项目落地迎来新机遇。应征团队将深入研讨,结合交通优势进行方案设计,此次征集旨在全方位提升真如地区发展,使其在上海及长三角发展中发挥更重要作用。
原创文章,作者:东海凝丝,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430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