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菜园”“共建农场”,为乡村振兴添活力

广西柳州市近郊的“共享菜园”这一新型消费场景,讲述了“共享菜园”的运营模式、吸引的人群及其原因,还提及青年海归打造“共建农场”的计划,最后列举多地发展共享农业的举措,展现共享经济在乡村的实践及对乡村振兴的推动作用。

在这春光明媚的时节,正是播种的好时机。在广西柳州市近郊的一处“共享菜园”里,呈现出一派热闹的景象。“城市农夫”们纷纷来到各自租种的菜地里,他们扛着锄头,认真地播种下大白菜、胡萝卜等各类作物。3月21日,有一名年轻人在自己租赁的菜地里细心地浇水。从拍摄的画面中可以看到他专注的神情。“85后”的园长张兰英正在园子里巡查,她不时地指导“城市农夫”们如何正确种植农作物。原来,在去年底,张兰英就在柳州市近郊的河东村承包下了23亩土地,精心打造了这个“共享菜园”。这个“共享菜园”以每平方米2元(人民币,下同)的价格出租土地,租户们需要自行承担日常的种植和照料工作。在张兰英的菜园里,租户大多是20岁到40岁的中青年人。吸引他们来到这里的原因多种多样,有的是为了放松心情,有的是想体验劳动的乐趣,还有的是为了进行亲子互动,当然也有不少人是为了能吃上新鲜的蔬果。26岁的小谭是一名医务工作者,平日里工作节奏非常快,压力也很大。为了缓解压力,他来到了“共享菜园”。小谭表示,在菜地劳动的过程中,他能获得心灵上的慰藉,让生活变得简单而充实。而且,这种方式也成为了越来越多都市人的新型社交方式。在“共享菜园”中,经常能看到带着孩子来体验农耕、亲近自然的家庭。“90后”张高就是其中一位。他和几户家庭一起探索出了一种新型的“遛娃”方式,他们共同租下了250平方米的菜地。张高说:“在菜地里,孩子们的动手能力能得到提升,还能让他们远离电子产品。同时,我们这些家长也能释放快节奏工作带来的压力。”3月21日,有两名孩子在广西柳州市的这个“共享菜园”里认真地劳作,他们脸上洋溢着快乐的笑容。青年海归李坤阳也十分看好共享经济在农业农村的发展前景。他日前计划将企业的300亩山地及林地打造成“共建农场”,并且已经在社交媒体上招募首批会员。会员们可以在农场里体验搭建设施、养鸡、孵蛋、种菜等各种乐趣。李坤阳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更多的都市人回归乡村,增强孩子的动手能力,促进亲子之间的感情。归田,对于中国都市人来说,就像是心中的“桃花源”,同时也为消费提供了新的场景。“共享菜园”“共建农场”等新的农业实践模式,正为“春日经济”和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近期,多地都在积极发展共享农业。广西桂林市群力村通过微信平台向民众发出邀请,推出“共享菜园”项目,以此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湖北的一个社区打造了“10分钟乡村农旅圈”,将农旅、休闲、研学互动等功能集为一体;海南更是连续多年举办共享农庄大会,通过该大会签约了一批投资项目,意向投资额超百亿元。业界认为,共享经济在乡村的实践模式将会越来越多样化,涵盖农业、旅游、住房、交通等诸多领域,必将有力地推动中国乡村振兴。

本文围绕广西柳州的“共享菜园”展开,介绍了其运营模式和吸引人群,还提及青年海归的“共建农场”计划,同时列举多地共享农业发展案例,展现共享经济在乡村的实践成果和前景,强调其对乡村振兴的推动作用。

原创文章,作者:Foste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42404.html

(0)
FosterFoster
上一篇 2025年3月24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4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