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治三江源,“中华水塔”生态向好,严抓水治理,筑牢“中华水塔”生态屏障

本文围绕三江源地区的水生态保护展开,介绍了相关法律法规的施行、巡护工作的开展、生态保护取得的成效、国家公园的建设以及科技力量在生态监测中的应用等方面,展现了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不断改善的良好态势。

严治三江源,“中华水塔”生态向好,严抓水治理,筑牢“中华水塔”生态屏障

以严治水 守护好“中华水塔”

三江源,这片神奇的土地,它源起冰川,因水而得名。这里是亚洲乃至世界上孕育大江大河最集中的地区之一,从这里向下游输送的清洁水分别占据长江、黄河、澜沧江水资源量的2%、49%和17%。如此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宛如一座巨大的“中华水塔”,源源不断地为下游地区提供着生命之水。

“‘十四五’期间,长江保护法、黄河保护法、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相继落地施行,这无疑为江源保护亮出了利剑。”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副局长孙立军说道。这些法律法规的出台,为三江源地区的生态保护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

3月份,当大部分地区已经春意盎然时,长江源依然春寒料峭。青藏高原唯一的世界自然遗产地可可西里,此时正银装素裹,一片洁白。在这片无人荒野上,一抹“藏青蓝”格外引人注目,那是可可西里巡山队正在进行每月一次的大规模巡山。

“我们的巡护范围已逐步扩大到整个长江源区。”青海省公安厅玉树藏族自治州公安局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公安局局长阿旺旦巴自豪地说,“经过近30年的严格保护,自2009年至今,可可西里再无盗猎枪声。”这一成果,是无数巡山队员日夜坚守、不懈努力的结果。

严治三江源,“中华水塔”生态向好,严抓水治理,筑牢“中华水塔”生态屏障

图为青海湖一景(2025年3月20日摄,无人机照片)。

监测数据显示,近年来青海向下游输送水量呈现出增长的态势。从2015年至2024年,青海平均出境水量达到了722亿立方米,相较于多年平均出境水量增加了21%。近5年,三江源水体与湿地生态系统面积净增加309平方公里,水源涵养量年均增幅在6%以上,主要河流出境水质稳定保持在Ⅱ类及以上。

过去一年,长江、黄河这两大母亲河的保护治理工作不断取得新的进展。相关部门开展了排污口“查测溯治”工作,深入实施长江经济带和沿黄河省(区)工业园区水污染整治专项行动,基本完成长江经济带乡镇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定界立标等工作。如今,长江干流已经连续5年、黄河干流连续3年全线水质稳定保持在Ⅱ类。

严治三江源,“中华水塔”生态向好,严抓水治理,筑牢“中华水塔”生态屏障

在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黄河乡境内,藏野驴在雪后活动(2025年2月22日摄,无人机照片)。

如今,在三江源国家公园核心区域的冰川、河湖和草场,像才仁尼玛这样的生态管护员已经超过1.7万名。他们从过去的草原使用者转变为现在的江源守护者,不仅拥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更成为国家公园名副其实的主人。

2021年,三江源国家公园正式设立,其面积从试点的12.31万平方公里扩大到19.07万平方公里,实现了长江、黄河、澜沧江源头的整体性保护。同时,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管理保护原则,国家公园针对体制试点范围内10多个保护地存在的人为分割、各自为政、条块管理、互不融通的“旧疾”,进行了功能重组、优化组合,完成了“一块牌子管到底”的历史性变革。

严治三江源,“中华水塔”生态向好,严抓水治理,筑牢“中华水塔”生态屏障

一群牦牛在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达日县境内的黄河岸边觅食(2024年7月31日摄)。

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藏羚羊从“濒危”降为“近危”,雪豹从“濒危”降为“易危”。以水为邻的野生动物越来越多,三江源国家公园内有蹄类野生动物数量较20年前增长了2到3倍。“生物多样性日趋丰富,使得‘中华水塔’更加稳固。”青海大学省部共建三江源生态与高原农牧业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赵新全表示,青海建成具有国家代表性和世界影响力的自然保护地指日可待。

在长江沿线,土著鱼类的数量明显增多,“江豚吹浪立,沙鸟得鱼闲”的美景在沿江省市频频出现;在黄河两岸,万余只白天鹅来到山西平陆黄河湿地栖息越冬,消失近30年的黄河刀鱼也重现黄河口。处处都能看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动人画面。

严治三江源,“中华水塔”生态向好,严抓水治理,筑牢“中华水塔”生态屏障

黄河源头鄂陵湖一景(2025年2月22日摄,无人机照片)。

从最初的6个观测点位扩建到现在的76个观测点位,“生态之窗”将“中华水塔”的大美风光逐帧呈现。积累的珍贵画面和相关数据,也被科研人员逐步应用到江源气候、生态环境分析研究中。

位于三江源头的玉树州不仅组建了由高空瞭望视频摄像机、实时传输专网和统一管控平台组成的生态监测系统,还实现了对重要河流、重点流域以及污水处理厂排污口的实时监控和水体污染事件的预警预报。科技力量的投入让玉树州水生态持续向好,对水质要求极高的欧亚水獭频频在市区河道出现。

严治三江源,“中华水塔”生态向好,严抓水治理,筑牢“中华水塔”生态屏障

本文全面展现了三江源地区在水生态保护方面所做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显著成效。从法律法规的保障、巡护工作的开展、生态管护员的参与,到国家公园的建设以及科技力量的应用,各个方面共同发力,使得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不断改善,生物多样性日益丰富,“中华水塔”更加稳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画卷正徐徐展开。

原创文章,作者:购物狂魔,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42387.html

(0)
购物狂魔购物狂魔
上一篇 2025年3月23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3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