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香港低空经济的发展展开,介绍了香港低空经济“监管沙盒”启动礼上的情景、首批试点项目公布等情况,阐述了低空经济对香港与大湾区合作、释放企业创新活力等方面的积极影响,同时也指出了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香港,3月23日电 题:向天空要生产力 香港低空经济“振翅起飞”
记者:香卢平
在一个令人瞩目的时刻,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郑重发出起飞指令。只见一架美团无人机犹如一只轻盈的飞鸟,迅速腾空而起,在湛蓝的天空中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不一会儿的工夫,它就顺利地将外卖送到了香港科技大学校园。这精彩的一幕,就发生在近日举行的香港低空经济“监管沙盒”启动礼上。
当日,香港特区政府正式公布了首批38个低空经济试点项目。这一举措,无疑标志着香港在拓展低空经济应用场景方面迈出了极为重要的一步。李家超满怀信心地表示,香港低空经济已然进入了“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崭新时代,它将为香港“带来‘天际’机遇”。
回溯到2024年6月10日晚,香港维多利亚港的夜空被点亮,一场美轮美奂的无人机表演在此精彩上演。1000架无人机犹如灵动的繁星,在空中不断变换组合,组成了多个端午节主题图案,璀璨夺目,引得无数人驻足观赏。 (记者 侯宇 摄 )
首先,低空经济将极大地促进香港与粤港澳大湾区其他城市的合作走向深入。目前,在粤港澳大湾区内,已经形成了深圳、广州、珠海三大低空经济集聚区。香港若能充分利用大湾区的产业集群优势,精心打造“香港研发、湾区制造、跨境应用”的全链条体系,必能有力地助力大湾区低空经济实现一体化发展。
就在公布首批低空经济试点项目的第二天,李家超前往与深圳一河之隔的港深创新及科技园(简称“港深创科园”),出席了8号、9号大楼的平顶仪式。有业界人士敏锐地指出,港深创科园是香港与深圳科技创新合作最直接的对接点,这里具备规划低空飞行走廊的天然条件。两地可以此为试点,积极探索通过无人机配送科研物资的新模式,加快规则衔接的步伐,进而建立起跨境低空飞行管理机制。
3月20日,香港低空经济“监管沙盒”启动礼在香港科技大学隆重举行。现场,“监管沙盒”试点项目获批企业展示了先进的无人机物流配送设施,吸引了众多目光。 (记者 李志华 摄 )
其次,试点项目先行,能够充分释放企业的创新活力,同时帮助特区政府逐步完善相关法规。当前,香港对无人机飞行仍存在不少规管措施。不过,通过这些试点项目,业界可以在特定条件下不断进行测试,并及时总结经验。如此一来,就能让低空经济“飞得稳、飞得远”。
古人云:“愿将黄鹤翅,一借飞云空。”诚然,香港在发展低空经济的道路上,还面临着高楼林立、可能带来噪声污染、民众接受度等诸多问题。但值得欣喜的是,在特区政府与社会各界的主动作为、积极探索下,“向天空要生产力”的香港,正为未来发展打开另一扇充满希望的窗。
香港低空经济“监管沙盒”启动礼及首批试点项目公布的情况,分析了低空经济对香港与大湾区合作的促进作用,以及试点项目对释放企业活力和完善法规的意义,同时指出发展面临的问题,展现出香港低空经济发展虽有挑战但前景可期的态势。
原创文章,作者:东海凝丝,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421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