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相对不知名的投影仪品牌Magcubic在海外市场的逆袭故事。介绍了其创始人陈跃云的创业经历,包括前期机顶盒业务的困境,以及投影仪领域LCD技术的发展情况。阐述了Magcubic借助速卖通平台,凭借供应链优势取得的销售成绩,并分析了其在市场竞争中的发展策略和前景。
当消费者们热议“坚果”“极米”等投影仪品牌时,殊不知海外市场的客厅已经被一个在国内并不知名的品牌悄然占领,它就是Magcubic。
2023年,陈跃云团队正式通过速卖通推出了Magcubic品牌。令人惊叹的是,仅仅用了大半年的时间,Magcubic就凭借质量和价格的双重优势,成功冲进了全球投影仪出货量TOP10排行榜。要知道,榜单上那些排名前列的可都是“爱普生”“极米”“坚果”等大家耳熟能详的品牌。
相关数据显示,2024年海外投影仪市场增速达到了8.3%。而中国品牌依托本土强大的供应链以及速卖通这样的跨境电商平台,正以“低价高质”的策略撕开海外市场的缺口。成立仅仅一年多的Magcubic,无疑是国产品牌出海的一个典型缩影。
多年蛰伏与LCD技术突围
早在2012年,陈跃云就带着他的机顶盒品牌“Transpeed”入驻了速卖通。那时候,中国跨境电商行业还处于萌芽期,深圳完善的电子产业链为他的创业提供了最初的发展土壤。“Transpeed”凭借极致的性价比迅速崛起,很快成为了速卖通机顶盒类目TOP1,年销售额突破了500万美元。
然而,困扰陈跃云的问题也随之而来。在之后的几年里,机顶盒市场竞争异常激烈,价格战愈演愈烈。“Transpeed”不愿意以牺牲产品质量为前提进行降价,导致利润逐渐被压缩。更糟糕的是,他没有为品牌注册商标,结果品牌名在最知名的时候被恶意抢注。这使得品牌全球化的路径被截断,陈跃云不得不放弃经营多年的“Transpeed”,转型成为了迫在眉睫的事情。
其实早在2016年,陈跃云团队就开始关注投影仪产品。一台投影仪的核心技术关键在于那一块小小的屏幕。早些年,市场上最出名的“爱普生”“索尼”投影仪使用的都是3LCD屏幕技术。这类产品体积较大,比较笨重,大多应用于办公场景。而且价格昂贵,一台要卖1000多美元,普通消费者根本难以承受。
美国德州仪器的DLP(Digital Light Processing,数字光处理)技术,能够让投影仪的画质清晰,亮度也很高。但由于这一行业主流技术被垄断,其专利费用相当昂贵。国产投影仪头部品牌“极米”“坚果”“当贝”使用的便是DLP技术,这也是它们的产品价格动辄三五千元的原因。
而国产单片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技术虽然成本较低,但因其屏幕透光率和亮度较差,长期以来被视为“玩具级”产品。找不到技术突破点的陈跃云只能蛰伏了好几年,耐心等待着国产技术的迭代升级。
2020年,全球疫情的爆发催生了家庭娱乐需求的激增,投影仪市场迎来了重要的拐点,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习惯使用投影仪在家观看电影。陈跃云敏锐地感觉到,“这个市场要发展起来了”。
Magcubic上线速卖通后,月销量很快跃升至速卖通的TOP1。当时,平台上大多数卖家的日销量都在几十台、上百台,而Magcubic的日销量达到了300台。
2023年“双11”,Magcubic在速卖通上全球首发,推出了日后的爆款“炮筒机”HY300。令人震惊的是,开卖第一天这款产品就断货了,备货速度远远赶不上销售速度。陈跃云回忆说:“那一个月就卖了累计十万多台,仓库都是空的。”
谁也没有想到,一个单款投影仪的销量竟然能如此之高。“加上京东方的产能也没那么高,如果重新规划产能,正常需要等两三个月。”陈跃云表示,“当时已经是‘双11’,怎么也等不了”。
在最关键的时刻,Magcubic合作的上游供应链全都伸出了援手,为品牌开了绿灯。京东方和东莞汉影工厂临时抽调产能,工人三班倒进行生产,最终实现了旺季“零缺货”。陈跃云感慨道:“中国供应链的弹性,是这场逆袭战的关键。”而那款爆款“炮筒机”,也成为了同行争相模仿的对象。
冲进前十只花了大半年
过去两年,是投影仪市场大爆发的阶段。据行业机构洛图科技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投影仪出货量达到1977万台,同比增长5.4%,海外市场增速达8.3%,高于中国及全球大盘,显示出巨大的市场潜力。
2023年,中国LCD光机全球占有率高达80%,直接掌握了行业定价权。在中国技术高速发展,以及本地供应链优势越来越强大的背景下,品牌乘着“出海四小龙”等跨境电商崛起的东风,发展十分顺畅。
随着竞争者的不断入场,Magcubic也开始在供应链上深入布局,加固自身的竞争壁垒。去年“6·18”大促前夕,速卖通将屏幕制造商京东方、投影仪工厂汉影以及Magcubic品牌召集到一起,开了一场“四方会谈”。其目的是打通全链路,从原材料到销售链路进行优化,压缩成本,以提升市场竞争力。
例如,京东方定向供给屏幕、汉影工厂改造专线提升产能,速卖通提供百亿补贴的流量倾斜以及缩短全托管的物流时效。在之后的“6·18”大促中,Magcubic取得了千万美元的销售额,最高日销达到2万台。仓库流水线工人连夜打包,次日清晨发货系统显示“已出库95%订单”。全托管模式不仅带来了销量的暴涨,也大大提升了物流时效,德国用户晒单称“4天到货,比本地电商更快”。
2024年,品牌通过速卖通全托管和百亿补贴政策,再次实现了突破——从日销几百台,提升到日销9000台。从品牌成立到成为全球投影仪出货量前十名,Magcubic仅仅用了大半年的时间。
快速上升阶段
在速卖通启动的“百亿补贴品牌出海”计划中,Magcubic被列为重点扶持对象。为了在海外市场进一步提升市场占有率,Magcubic也在不断地改进技术和服务。他们已经获得了奈飞、YouTube等视频网站的视频授权,并且推出了各种符合海外消费者需求的投影仪。
“要让消费者满意,肯定要解决他们的痛点。”陈跃云表示,从使用场景上看,他们的投影仪分为三种类型:一种是“便携式投影仪”,考虑到海外消费者有露营的习惯,这种投影仪非常轻便,在野外随便拉一块幕布,接上新能源电池就能使用。另一种是适用于家庭客厅的产品,Magcubic会将其亮度做得更高,定位也更偏中高端。还有一种是满足小型会议需求的投影仪,“比如我们需要去外面对接客户,可以随便往包里塞一个轻便的投影仪,只需要找到一面白墙,就能给客户做演示。”
可以说,近年来海外消费者对投影仪的使用越来越习惯,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中国品牌提供了物美价廉的产品。两年前,Magcubic刚推出第一款产品时,花了几个月时间进行首款产品测试推广。“最先打开的市场是拉美国家,以及东南亚国家,紧接着是欧美国家”。
在陈跃云的观察中,拉美国家和东南亚国家消费者对于新产品的接受度非常高,他们愿意尝试新品牌和新产品。而欧美国家在互联网的影响下,逐渐消除了对爱普生、索尼、飞利浦等品牌的依赖性好感后,也会逐渐接受新品牌。如今,Magcubic的海外用户已经超过100万。
陈跃云对投影仪的市场前景持有乐观的态度。他认为:“当下投影仪还是处在高速发展的阶段,尽管竞争对手越来越多,但海外市场远远没有饱和,大家是在一起将蛋糕做大。”
对于中国制造来说,速卖通这类跨境电商平台既是企业出海的跳板,也是全球化路上的桥梁。一方面,随着海外托管等模式的兴起,加上全托管和POP模式,像Magcubic投影仪这类高客单消费电子商家,可以有更多简单高效的经营选择,从而提升利润及履约时效。另一方面,速卖通将国内消费者熟知的“百亿补贴”变成了新品牌出海的孵化器,在轻小件低价内卷的漩涡中率先开辟出了一条新质商品出海赛道,为更多的“Magcubic”提供了新机遇。
而Magcubic的逆袭也印证了一个事实:在跨境电商的黄金时代,中国供应链与平台生态的深度绑定,正在改写全球消费电子市场的规则。
本文介绍了Magcubic品牌的逆袭历程。从创始人陈跃云早期机顶盒业务受挫,到投影仪领域的蛰伏与技术突围,再到借助速卖通平台和供应链优势取得销售佳绩,冲进全球投影仪出货量前十。该品牌不断改进技术和服务,满足不同海外市场需求,其成功不仅体现了自身实力,也反映出中国供应链与跨境电商平台结合对改写全球消费电子市场规则的重要作用,同时展现了国产投影仪品牌在海外市场的巨大潜力。
原创文章,作者:Wonderful,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413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