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京蒙协作的深化,内蒙古兴安盟扎赉特旗首次组织150名师生赴北京开展研学活动,师生们在与北京学校的互动交流中,体验多种课程和文化活动,增进了两地青少年的友谊,促进了民族团结,还让学生们感受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在京蒙协作不断推进且持续深化的大背景下,研学活动已然成为北京和内蒙古两地学生进行交往交流的重要桥梁和载体。就在近日,一场意义非凡的研学之行拉开了帷幕,内蒙古兴安盟扎赉特旗首次精心组织了150名师生,浩浩荡荡地奔赴北京。此次研学之旅,旨在让扎赉特旗的青少年们能够亲身去触摸、去感受北京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独特韵味,从而增强他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进一步促进京蒙两地青少年之间的友谊与合作,携手共同绘制一幅绚丽多彩的民族团结美好画卷。
图为两地学生同上一节课。 周艳雨 摄
3月20日,兴安盟扎赉特旗的研学团队马不停蹄地分别前往北京市第十二中学科丰校区以及和义学校,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互动交流活动。在和义学校里,学生们围坐在一起,热情洋溢地互相讲述着京蒙两地的风土人情。扎赉特旗的学生们宛如一个个文化使者,将北疆文化的独特魅力带到了北京,让北京的学生们仿佛瞬间穿越到了辽阔无垠的草原之上。与此同时,学生们还积极参与了激光雕刻、陶艺创作、MR沉浸式穿越体验等特色课程。在这些课程中,两地的学生们紧密互动,就像一颗颗紧紧相拥的“石榴籽”,距离越来越近,情谊也越来越深厚。
扎赉特旗第六中学的学生王圆圆兴奋地分享道:“我进入那个MR空间站沉浸式体验后,看到了嫦娥5号,里面还给我做了详细的介绍,我真的特别兴奋,喜欢极了。”另一位同学张浩杰也激动地说道:“我在里面看到了太阳,往下看能看到好多星星点点的星球,那景象特别漂亮,也非常震撼。”北京市丰台区和义学校的学生代妍同样难掩喜悦之情:“特别高兴能够和内蒙古的学生结对,我们虽然相隔数千里,但一见面就感觉特别投缘,就像认识了很久的朋友一样。”
在北京第十二中学科丰校区,两地学生一同坐在教室里,共上一堂意义非凡的课程。课堂上,他们用歌声唱出了对祖国的深情热爱。扎赉特旗的学生们还体验了各种特色课程,从动感十足的旋律到别出心裁的创意,处处都展现着北京市丰台区的热情好客以及扎赉特旗学生们对新鲜事物的新奇探索。草原“安达”们的热情奔放,给北京市丰台区的学生们留下了难以磨灭的深刻印象。北京市第十二中学科丰校区的学生张洛琳笑着说:“我觉得内蒙古的同学们都非常友善,也非常可爱,我还跟一个同学成为了很好的朋友呢。”学生刘一宸也感慨地说:“这次研学,内蒙古的各民族同学来到了我们的学校,和我们一起度过了特别美好的一天,这对促进民族的团结意义重大。”
到了晚间,一场精彩纷呈的京剧艺术课隆重上演。戏曲表演艺术家们凭借着独特的嗓音和韵味,将中华传统戏曲文化的独特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仿佛为小观众们打开了一扇通往充满传奇色彩世界的大门。学生们沉浸其中,如痴如醉,完全陶醉在了这传统艺术的魅力之中。
国艺升平主理人蒋琼说道:“丰台戏曲文化底蕴深厚,戏曲资源丰富,我们通过让孩子们了解戏曲知识来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为未来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埋下种子。”扎赉特旗音德尔第三中学学生卢跃峰也深有感触:“通过学习戏曲这一课程,我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这能更好的帮助我以后学习戏曲这一方面的艺术。”此次研学活动,通过实地参观、文化体验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极大地增强了学生们对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的认同。在接下来的几天里,京蒙两地还将以各民族共铸的辉煌文化为纽带,携手踏上一场心手相连的联动之旅。
本文围绕内蒙古兴安盟扎赉特旗师生赴京研学展开,详细介绍了研学中的交流活动、学生体验及感受,体现了研学活动对增进京蒙两地青少年友谊、促进民族团结以及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
原创文章,作者:Wonderful,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412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