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中招普高扩招,教育格局迎来新变化,普高扩招成趋势,高中阶段教育普及加速

本文聚焦各地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工作,介绍了普通高中扩招的背景、现状及相关政策调整,包括从“扩优”到“扩容”的政策转变、振兴县中增加学位供给以及综合高中探索普职融合学位供给等内容。

近日,各地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工作(即“中招工作”)陆续启动。如今,顺应家庭对于孩子接受普通高中教育的需求,让更多初中毕业生能够升入普通高中,已然成为各地中招政策的显著特点。至少有北京、成都、江苏、浙江等地明确表示,将积极落实国家相关政策,增加普通高中的招生计划。

此前,中办、国办印发的《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就已提出,要加快扩大普通高中教育资源供给。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也强调,要扩大高中阶段教育学位供给。高中阶段教育主要涵盖普通高中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这两大类型。曾经齐头并进发展的这两类教育,如今已呈现出明显的差异。由于各地大量开展新建、改扩建普通高中的工作,全国范围内的普职比已接近7∶3。

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普通高中招生人数达到1036.2万人,首次突破1000万人,相较于上年增加了68.4万人,增幅为20年来之最。虽然取得的成绩十分显著,但这还远远不够。因为在今后的几年里,入学人口还将持续增长,而且学生和家长对于普通高中教育的需求尚未得到完全满足,所以各地都在全力以赴增加普通高中学位。甚至有的地方还把普通高中学位供给纳入到提振消费政策之中。

各地中招普高扩招,教育格局迎来新变化,普高扩招成趋势,高中阶段教育普及加速

从“扩优”到“扩容”的政策转变

2023年8月,教育部等三部委开始实施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针对群众对于职普分流的焦虑等问题,该行动提出要扩大优质高中教育资源,这也拉开了本轮普通高中扩招的大幕。国家统计局今年2月28日发布的《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4年全国普通高中招生1036.2万人,首次突破1000万人,比上年增加68.4万人,是上年增幅的三倍多,且增幅为20年来之最;在校生2922.3万人,比上年增加118.7万人。按照这样的增速,2025年高中在校生有望突破3000万人。

近期,各地陆续发布中招政策,普通高中扩招的力度进一步加大。北京市2025年普通高中招生规模约为8.5万人,比上年增加3000人左右。成都市将进一步增加普通高中招生计划,预计全市新增投用普高招生学校10所以上。威海市中心城区2025年普通高中招生总计划为7440人,比2024年增加670人,主要是新增2所学校的普通高中招生计划。长沙市教育局近日在网络问政平台回复网友提问时表示,为保障入学需求,长沙市制定了高中学位建设规划方案,计划通过新建、扩建、内部挖潜等多种方式,增加高中学位供给。

江苏省2024年共新建改扩建普通高中30所,增加学位3.84万个。为了让更多的孩子能够进入普通高中学习,2025年江苏省继续在省政府民生实事项目中安排“新建改扩建30所普通高中,扩大高中学位供给”项目。浙江省近日发布《大力提振和扩大消费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其中明确提出2025年新增公办普通高中新生学位2万个。

截至2024年,我国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为92%,近5年来每年提高0.2个百分点。有的省份的毛入学率已达到96%。这意味着,几乎每个初中毕业生都有机会升学到高中阶段教育。以北京市为例,2023—2024学年初中毕业生预计为11.5万人,而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共11.2万人。两者之间的差额,也就是“落榜生”的规模已经很小。刨除残疾学生、非京籍学生等因素,可以说,北京市已接近人人皆可升学的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水平。而推动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水平提升的主要力量是普通高中,相比之下,中职教育招生规模却持续萎缩。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认为,我国九年义务教育的巩固率已达到95.9%,同时要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由于适龄人口持续增长,扩大高中阶段教育学位供给是必然之举。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8月开始实施的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提出扩大优质高中教育资源,但2025年1月发布的《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则提出,加快扩大普通高中教育资源供给。优质高中只是普通高中的一部分,高中学位供给政策从“扩优”到“扩容”的微妙转变,其实反映了人口形势、家庭需求的紧迫。

各地中招普高扩招,教育格局迎来新变化,普高扩招成趋势,高中阶段教育普及加速

振兴县中能增加学位供给

振兴县中,对于增加优质高中教育资源,满足群众“上好学”的需求具有重大意义。3月5日,教育部部长怀进鹏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部长通道”上表示,今年,基础教育将重点关注两件事。一是教育资源配置。随着人口变化和城镇化的发展,要推进“市县结合”的管理体制,完善动态调整机制,以适应社会和人口结构的调整。二是县中振兴。近60%的普通高中生是在县中学习。将深入实施“县中振兴”行动计划,优化学校布局、加强师资配备,吸引和培养优秀教师到县中,使县中更好地服务乡村学生。

振兴县中,也可以成为市域范围内扩大普通高中学位供给的结构性力量。3月18日,济南市教育局副局长方奎明提到,目前正在探索结合国家关于县中发展振兴的要求,支持有条件的区县属公办高中试点面向市区招生。济南市有10区2县。2023年,全市普通高中招生5.2万人,比上年增加1085人;在校学生15.3万人,比上年增加2353人。学位压力逐年加大。但区县之间,特别是城区与郊区县之间的学龄人口分布存在差异。比如,平阴县2023年普通高中在校学生8133人,同比下降1.1%。

公开信息显示,位于济南市东部、与滨州市相邻的章丘区有一所公办普通高中章丘区第四中学,2024年已面向历下区、市中区等5个中心城区招生数百人。此外,莱芜区和钢城区作为济南市副城区,目前单独编制普通高中招生计划,两区统筹招生。未来,随着优质教育资源的涌入,副城区也将有条件与主城区进行生源互动,进而带动区域发展。国家督学、中国民办教育协会会长刘林表示,“不同区域的学龄人口达峰进度不同,因此可以考虑更灵活的招生政策,学位富余的普通高中探索到学位紧张的区域招生。”这意味着,学位的统筹管理,将起到扩大学位供给的杠杆作用。

综合高中探索普职融合学位供给

加快扩大普通高中教育资源供给,并不意味着取消中职教育。储朝晖表示,技术技能人才的成长发展有一个关键期、敏感期、最佳期,高中阶段就非常合适,对学生成才极有帮助,对我国实体经济的发展也是有利的。但初中毕业后强制普职分流,早已不符合群众需求。因此,将普职分流延迟到高中阶段,甚至高中毕业之后,成为新的趋势。这就要求扩大高中阶段教育学位供给时,要统筹考虑普职分流。

综合高中就是这样一个中间体。学生学籍为普通高中学籍,校内既开设普通高中课程,又有职业技能课程,由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能力选择。学生高中毕业后,根据自己选修课程情况,选择普通高考或者职教高考,进入普通院校或者职业院校继续学习。北京市2025年中招政策提出,适度增加现有职业高中综合高中班招生规模,鼓励支持具备条件、学位资源充足的中等职业类学校举办综合高中班,开展职普融通办学试点。

值得注意的是,北京市2025年高中阶段招生11.8万人,其中普通高中2025年招生8.5万人左右,比2024年增加0.3万人左右,中职2025年招生3.3万人左右,比2024年减少0.25万人左右。由于中职学位是充足的,减少中职招生,很可能会相应增加中职学校里的综合高中班学位。东莞市近日也公布试点建设综合高中,并于今年开始招生。2024年陕西省启动综合高中试点工作,28所中职学校通过与普通高中结对联办的形式,共开设98个综合高中试点班,招生4700余人。陕西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近日表示,要继续扩大综合高中试点范围,对具备条件的中职学校可探索整建制转设综合高中,进一步扩大普通高中教育资源供给。

综合高中给高中阶段教育多样特色发展提供了经验。刘林表示,目前已经有地方设置综合高中和其他类型的特色高中,如科技高中、艺术高中、外语高中,或者某一科类的专门高中,给学有所长也学有所短的学生开辟新赛道。“这种更侧重考察学生长项的培养模式能使家长和学生减轻补弱科拼总分的压力。在全面培养基础上注重扬长,这是尊重个性、推进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相信随着特色高中建设力度的加大和评价体系的深度改革,家长、学生的焦虑将进一步缓解。”

本文围绕各地中招工作中普通高中扩招这一核心,阐述了扩招的背景、政策转变、学位供给途径等内容。从政策层面看,从“扩优”到“扩容”的转变反映了现实需求;在学位供给方面,振兴县中和发展综合高中成为重要途径。同时,普职融合的趋势也在不断推进,有望缓解家长和学生的焦虑,促进高中阶段教育的普及和多样化发展。

原创文章,作者:Sorrowful,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41017.html

(0)
SorrowfulSorrowful
上一篇 2025年3月22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2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