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年俗:传递氛围与传承文化 宿迁庙会:传统与热闹的交融

宿迁的一些年俗文化,包括祭灶时烙糖饼、吃灶糖的习俗及其寓意,年夜饭中的车轮饼特色,吃马蹄糕和“走北边”的习俗,以及宿迁的庙会传统,最后阐述年俗对于新年氛围和民族文化传承的意义。

宿迁人在祭灶的时候有着独特的习俗,那就是烙糖饼、吃灶糖。这可不是简单的美食享受,背后有着美好的寓意呢。人们希望通过甜灶王爷的嘴,让他在向上汇报的时候能说些好话,这样新的一年就能顺顺利利的。宿迁人烙糖饼可有讲究了,他们喜欢在糖里拌上芝麻,这使得糖饼吃起来更加香甜可口。而且芝麻有着“芝麻开花节节高”的美好寓意,为这个习俗又增添了几分吉祥的色彩。

宿迁年俗:传递氛围与传承文化 宿迁庙会:传统与热闹的交融

在宿迁人的年夜饭桌上,有一道地道的美食是必不可少的,那就是车轮饼。这车轮饼啊,可是有着十足的宿迁风味。它的外观就像一个小小的“车轮”,颜色金黄,看起来就很诱人。当你咬上一口的时候,首先感受到的是那金黄酥脆的外皮,接着是细腻的口感,在咀嚼的过程中,还会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仿佛是在演奏一场美食的交响曲。车轮饼是由精选的面粉、猪板油、碎冰糖等食材精心制作而成的,仅仅是轻轻咬上一小口,那香味就会在嘴里弥漫开来,让人口齿留香。

宿迁年俗:传递氛围与传承文化 宿迁庙会:传统与热闹的交融

据《宿迁县志》记载,在特定的日子里,宿迁人家家户户都会吃马蹄糕,这是为了祈求“高升”。晚饭后,人们还有一个有趣的活动,那就是一路燃放爆竹,从南向北走。他们会经过校军场灯市,一直走到马陵山北的“百子堂”,因为这个路线的地势是越来越高的,所以“走北边”就寓意着步步高升。随着时间的推移,正月十五元宵节和正月十六“走北边”逐渐融合在一起,于是“走北边”就演变成了吃马蹄糕、提灯笼、摸石狮子、走桥、扣百子等众多的仪式。这些仪式针对不同的群体,但是却让每个人都能参与到这个充满欢乐和传统的节日习俗中来。

赶集和逛庙会可是宿迁人过年的老传统了。宿迁地区的庙会那可是流传广泛又有着久远的历史。像沭阳县万匹乡蔡庄庙会,是在农历二月十九;宿豫区来龙庵庙会是在农历三月十五;泗洪双沟庙会则是在农历三月二十八,这些庙会都有着千年以上的历史。不过要是论起影响最大的庙会,那肯定就是皂河正月初九庙会了。

宿迁年俗:传递氛围与传承文化 宿迁庙会:传统与热闹的交融

皂河正月初九庙会是一个集祭祀、歌舞、文娱、商贸于一体的地方传统民俗活动。从清代开始,每年农历正月初八、初九、初十这三天,就是皂河安澜龙王庙庙会的日子。其中初九这天是最为鼎盛的时候,到了这一天,众多的善男信女都会前来烧香拜佛,祈求福气和祥瑞。附近山东、河南、安徽这几个省份的行商坐贾、民间艺人也都会纷纷赶来,云集在皂河这个地方。一时间,逛庙的、敬神的、看景的、购物的人来来往往,熙熙攘攘,热闹非凡。即使到了现在,每年正月初九去赶皂河龙王庙会,依然是宿迁以及周边市县广大群众过年习俗中的首选。

年俗啊,它可不仅仅是一些活动和习俗,它传递着新年的氛围,传承着我们的民族文化。农历乙巳蛇年是“春节”申遗成功后的第一个新年。不管是在南方还是北方,民俗都在不断地发展,渐渐褪去浮华。希望不管我们在全国的哪个角落,都能在这一年一度的欢乐时光里,共享那最浓郁的新年滋味!

本文总结了宿迁的多种年俗文化,从祭灶习俗到年夜饭美食,从传统糕点相关习俗到庙会活动,体现出宿迁年俗的丰富性和独特性,也强调了年俗在传递新年氛围和传承民族文化方面的重要意义。

原创文章,作者:Wonderful,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4101.html

(0)
WonderfulWonderful
上一篇 2025年1月28日
下一篇 2025年1月28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