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3月LPR“按兵不动”,降准可能性增大

本文围绕3月20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连续五个月保持不变这一事件展开,分析了LPR按兵不动的原因,回顾了2024年LPR的下降情况,还提及央行行长关于今年货币政策的表态,最后探讨了LPR后续变动趋势及降准的可能性。

近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呈现出连续五个月保持不变的态势。在3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了最新的LPR数据,其中1年期LPR为3.10%,5年期以上LPR为3.60%,均与前期保持一致。并且,以上LPR将在下一次发布LPR之前持续有效。

此次LPR维持现状、“按兵不动”,其实是符合市场预期的。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对此进行了详细分析。他指出,近期央行多次开展公开市场操作,而作为LPR定价基础的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并未发生变化,在这种情况下,LPR较难出现下降。从银行层面来看,随着持续向实体经济减费让利,银行息差缩窄的压力不断增大。尽管在2024年银行多次下调存款利率、大力压降负债成本,使得2025年息差收窄压力可能会有所减轻,但下降趋势仍然没有改变。所以,银行缺乏压降LPR报价加点的动力。

除了上述原因之外,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还补充道,受防范资金空转、遏制长债收益率过快下行势头以及去年12月同业存款监管新规落地等因素的影响,年初以来,DR007(银行间7天期质押式回购加权平均利率)和银行同业存单到期收益率上行明显,银行边际资金成本也随之上升。这也就意味着本月报价行下调LPR报价加点的动力不足。

回顾2024年全年的情况,1年期和5年期以上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分别下降了35个基点和60个基点。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日前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经济主题记者会上明确表示,今年将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金融市场运行情况,择机降准降息。目前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平均为6.6%,还有一定的下行空间,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提供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资金利率同样也有下行空间。同时,还将综合运用公开市场操作、中期借贷便利、再贷款再贴现、政策利率等货币政策工具,以此保持市场流动性的充裕,降低银行负债成本,持续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使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增长同经济增长、价格总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

董希淼认为,从短期来看,LPR再次下降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并不大。下一阶段LPR的变动,需要在稳增长、稳息差、稳汇率等多重目标中寻求动态平衡。相比降低LPR,下一阶段实施降准的可能性和必要性更大。降准除了向市场释放长期流动性之外,还将降低金融机构资金成本,推动金融机构保持息差基本稳定,同样有助于促进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继续下降。他预计一季度央行将可能实施全面降准,下一步存款准备金制度5%“隐性下限”将可能被打破,存款准备金工具的政策调控功能将得到更充分发挥。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也持有相似观点。他认为,在外部不确定性上升、内部政策效果观察期、整体政策空间有所约束的环境下,央行货币调控“相机抉择”特征会继续体现,政策利率下调的时机和幅度仍需观察,LPR调降的时点也会相应后移。

3月20日LPR连续五个月保持不变,分析了LPR未下降的原因,包括央行公开市场操作、银行息差压力以及银行边际资金成本上升等。回顾2024年LPR下降情况后,提及央行行长关于降准降息的表态。多位专家认为短期内LPR下降可能性小,降准可能性和必要性更大,央行货币调控将相机抉择。

原创文章,作者:东海凝丝,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40702.html

(0)
东海凝丝东海凝丝
上一篇 2025年3月21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1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