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中国移动2024年年报展开,详细介绍了其营收、净利润等财务数据,分析了公司在CHBN各市场的表现,探讨了面临的挑战与机遇,还提及资本开支变化以及“AI+”战略的推进情况。
财联社3月20日消息,今日盘后,中国移动(600941.SH)2024年年报正式发布。过去一年,中国移动的营收呈现出同比微增的态势,不过增幅相较于前几年有所降低。值得一提的是,其净利润创下了历史新高。
从具体的财务数据来看,在过去一年里,中国移动实现营业收入高达10408亿元,与上一年相比增长了3.1%;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到1384亿元,同比增长了5.0%。其中,主营业务收入为8895亿元,同比增长3.0%;数字化转型收入表现颇为亮眼,达到2788亿元,同比增长9.9%,在主营业务收入中的占比达到了31.3%,较上一年提升了1.9个百分点。
在公司持续发力的CHBN(分别指个人市场、家庭市场、政企市场、新兴市场)领域,去年个人市场收入在公司主业收入中的占比为54.4%,与上一年持平。个人移动客户数量突破了10亿户,其中5G网络客户达到5.52亿户,渗透率高达55.0%。而家庭、政企、新兴市场的营收则分别同比增长了8.5%、8.8%、8.7%。
中国移动在财报中也指出,当前外部环境变得更加严峻复杂。宏观经济虽然有回升向好的趋势,但基础还不够稳固,存在有效需求不足、消费不振的问题,部分企业的生产经营也面临着困难。同时,传统通信需求逐渐趋于饱和,行业内的同质化竞争不断加剧,跨界跨域竞争的形势也更加复杂。
不过,中国移动也看到了转型发展所迎来的宝贵机遇。一是宏观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并没有改变;二是经济社会的发展为信息服务开辟了新的空间;三是信息技术的发展演进带来了信息服务的新机遇。
中国移动的这些观点也体现在了其资本开支的变化上。数据显示,去年中国移动的资本开支为1640亿元,占主业收入的18.4%,与上一年相比下降了2.5个百分点。
对于今年,公司预计资本开支合计约为1512亿元,这些资金主要会用于连接基础设施的优化、算力基础设施的升级、面向长远的基础设施布局以及支撑CHBN科技创新、感知提升等方面。
据财联社记者观察,目前信息技术产业正从“互联网 +”、“5G +”向“AI +”发展,各大运营商纷纷瞄准这一趋势进行布局。中国联通(600050.SH)就曾表示,今年固定资产投资中算力投资预计同比增长近三成,并且会为人工智能重点基础设施和重大工程专项作出特别的预算安排。
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表示,2024年公司扎实推进了“两个新型”升级、“BASIC6”科创、“AI +”行动“三大计划”。
具体而言,在算力网络方面,去年公司的智算规模达到了29.2 EFLOPS,净增19.1 EFLOPS,呼和浩特、哈尔滨万卡级超大规模智算中心上线并提供服务,数据中心也向AIDC全面升级。在“AI +”能力布局方面,去年公司针对能源、交通、医疗、教育等领域布局了40款AI行业大模型。在“AI +”应用方面,去年公司推出了24款“AI +”产品、39个“AI +”DICT应用,其中在公众市场AI化产品的客户合计达到1.9亿户。
同时,移动云依旧处于国内云服务商的第一阵营,去年拓展智算服务项目超过370个。
财联社记者此前在2024中国移动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了解到,中国移动正在大力实施“AI +”行动计划,推动“AI +”设施升级、丰富场景应用、科技创新与生态共建加速落地。其中,在设施方面将打造超万卡智算集群、沉淀数万亿Tokens行业数据集、训练万亿参数AI大模型。
本文通过对中国移动2024年年报的详细解读,展现了公司在营收、市场、技术等多方面的情况。尽管面临外部环境和行业竞争的挑战,但中国移动凭借数字化转型、“AI +”战略等举措,在业务拓展和技术创新上取得了一定成果,并且对未来发展有着明确的规划和布局,有望在新的发展趋势中占据有利地位。
原创文章,作者:Daniel Adela,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401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