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体育盛宴:F1与帆船赛激情碰撞

上海在3月下旬迎来F1中国大奖赛和2025上海帆船公开赛两项重要赛事,介绍了赛事的相关活动、特色及办赛模式,还阐述了赛事对上海文旅商体展融合发展的推动作用以及上帆赛的未来发展目标。

上海体育盛宴:F1与帆船赛激情碰撞

当下的上海,已然步入了令人热血沸腾的“F1时间”。

对于体育氛围浓厚的上海而言,每年3月份的最后两周,就像是一场专为体育爱好者精心打造的狂欢派对。

三天前,新赛季F1揭幕战在澳大利亚的雨幕中圆满落幕。尽管上海与澳大利亚相隔8000多公里,但上海也迅速进入了“F1节奏”。从北外滩国客中心码头热闹非凡的格子旗嘉年华,到中信泰富广场那充满魅力的中国大奖赛官方纪念品商店,再到嘉定举办的上海汽车文化节,F1的元素如繁星般散布在上海的每一条大街小巷,让整个城市都弥漫着赛车的激情与活力。

3月23日,当F1中国大奖赛的赛事尘埃落定,上海将无缝切换到“上帆时间”。2025上海帆船公开赛(以下简称:上帆赛)将带着全新的奥运级别ILCA7级项目,从黄浦江出发,一路驶向美丽的滴水湖。届时,不仅会有来自10个国家的数十位世界顶级帆船运动员齐聚一堂,刚刚创造航海纪录的传奇船长徐京坤也将成为赛事的一大瞩目焦点。

当风驰电掣的赛车与灵动优雅的帆船相遇,当坚硬的沥青混凝土和轰鸣的引擎与起伏的海浪、洁白的风帆相互拥抱,在这短短两周的时间里,赛事的丰富性与多元性无疑将成为上海体育这张烫金名片上最为精彩的注脚。

上海体育盛宴:F1与帆船赛激情碰撞

在中国车迷们热烈的欢呼声中,嘉年华现场成为了他们观赛的欢乐海洋。

为了给F1赛事让出“赛事村”环节,上帆赛将所有的惊喜都留到了开幕式。

上个周末,在澳大利亚阿尔伯特公园举行的F1揭幕战上,勒克莱尔最终以第8名的成绩完赛。而同一时刻,远在8000多公里外的上海国客中心码头的格子旗嘉年华里,张恒阳和他身旁一群志同道合的“铁佛寺”车迷们,虽然对勒克莱尔的成绩多少有些惋惜,但这也让他们对即将到来的F1中国大奖赛充满了更为强烈的期待。

张恒阳兴奋地告诉澎湃新闻记者:“我觉得车队的策略问题比勒克莱尔的个人问题更大,所以我对中国大奖赛充满了期待。”他幸运地抢到票后,还特意提前请了年假,打算把一整周的时间都奉献给F1赛事。他如此“放飞自我”,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能在格子旗嘉年华里和朋友们一起感受那种与众不同的速度与激情。他开心地说:“只要有中国站,我都想来。虽然不是每次都能买到票,但今年有了市中心的嘉年华,真的给我们车迷带来了不一样的感受,而且还能在这里和周冠宇互动呢。”

正如张恒阳所说,F1中国大奖赛今年最大的特色之一就是采用了“双场景”模式,实现了上赛场和北外滩的“双区联动”。就在上赛场的引擎开始轰鸣之前,作为法拉利成员的周冠宇也来到了格子旗嘉年华,与热情的车迷们进行了亲密互动,而张恒阳就是其中幸运的一员。

上海体育盛宴:F1与帆船赛激情碰撞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的上海帆船公开赛,也在同一片场地举办过类似的嘉年华活动。

在去年的同一时间段,北外滩的国客中心码头同样举办了一场热闹非凡的体育嘉年华,只不过当时的主题不是F1赛车,而是充满浪漫与挑战的帆船。那时候,首届上帆赛在这块场地精心打造了一座帆船“赛事村”。在这个“赛事村”里,设置了上帆TV、乐帆码头、乐帆时刻、上帆公益、乐帆空间、帆友集市等不同的板块,还开设了上帆×中国航海博物馆限定特展。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将参观的市民与帆船迷们带入了一个充满魅力的帆船世界。

上帆赛运营方上海东浩兰生赛事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朱骏炜向澎湃新闻记者解释道:“其实今年我们也想延续‘赛事村’嘉年华,但是F1赛事要到23号才结束,而帆船赛25号就开始了,时间上实在是有点紧张。我们一直都希望能为观众呈现出最好的内容,所以今年就没有举办‘赛事村’。”今年恰好遇到F1中国大奖赛提前到3月,经过几方的沟通协调,最后决定将北外滩的这场嘉年华留给赛车。朱骏炜还表示:“我们也和久事集团进行了沟通,希望F1和上帆赛在宣传上能够有所联动。毕竟F1是这项赛事领域的老大哥,我们上帆赛还是一个新赛事,希望能够有向它学习的机会。”

虽然今年暂时取消了“赛事村”,但上帆赛依然会在这片场地旁的黄浦江上留下一段特别而美好的回忆。据朱骏炜透露,今年上帆赛的开幕式将采用“海陆空”联动的独特方式,全方位展现上海和帆船的独特魅力。在开幕式上,除了有15条G80帆船和两条双体帆船整齐排列,上海边航港航分局还派出了2条巡逻艇和5条救援艇加入表演方阵,为开幕式增添了一份安全与保障。此外,在黄浦江的上空将会上演一场精彩绝伦的大型无人机表演,而国客中心码头上则会有一支交响乐队奏响美妙的乐章,与美丽的夜景相互映衬。

朱骏炜充满期待地说:“上海白天的城市风光已经展现在了全世界面前,我们希望通过上帆赛这个平台,把上海的夜景也展现给全世界,让更多的人了解上海这座城市的独特之美。”

上海体育盛宴:F1与帆船赛激情碰撞

周冠宇现身市区的嘉年华活动,与粉丝们进行了亲密互动,现场气氛十分热烈。

从陆地的赛车到海洋的帆船,F1中国大奖赛和上帆赛都不约而同地延续了“双场景”模式的办赛魅力。

拥有21年历史的F1中国大奖赛和“2岁”的上帆赛,在办赛模式上有着惊人的默契,都尝试采用了“1 + 1”的双场景办赛模式。

据了解,F1中国大奖赛在外滩精心复刻了上赛场的热烈氛围,打造了一条长达600米的F1赛事主题滨江长廊。在这条长廊上,有主题车展、精彩的舞台演出、丰富多样的美食街区、琳琅满目的周边商店、充满趣味的游戏互动以及现场观赛等活动,成功营造出了一个“第二现场”的热闹氛围。张恒阳兴奋地说:“这里有好吃的、好喝的,还有各种各样的好车。作为一个车迷,我原本以为只有到围场边上才能感受到这样盛大的派对,没想到现在在市区里也能享受到如此美妙的时刻。”

事实上,上帆赛在赛事元年将“赛事村”设立在北外滩时,就已经深刻感受到了“双场景”给赛事带来的巨大流量。

当时,当著名帆船运动员徐莉佳作为“村长”为上帆赛事村完成“开村”仪式后,大批观众如潮水般涌入赛事村。他们实地参观真实的帆船,打卡上帆特色拍照装置,积极参与帆船相关的互动游戏,近距离接触帆船运动,了解帆船文化,学习帆船知识。

徐莉佳在接受澎湃新闻记者采访时,对上帆赛事村的设置赞不绝口:“我在赛事村逛了一圈,我觉得它的设计特别好。它采用了寓教于乐的方式,既有中国航海博物馆对于过去经典帆船的详细介绍,还有包括我在奥运赛场上的一些珍贵展品,通过这些方式把帆船的故事传递给了大众。除此之外,还有帆船的一些基础知识和赛事介绍,让人受益匪浅。”

上海体育盛宴:F1与帆船赛激情碰撞

作为上帆赛的形象大使,徐莉佳在去年就热情地邀请市民到“赛事村”感受帆船文化的独特魅力。

朱骏炜向澎湃新闻记者分析道:“其实帆船赛事的最大特点就是赛事村,很多国际赛事都设有这样的赛事村。因为从赛事观赏性来说,赛场离观众比较远,而赛事村是真正可以推动和普及这项运动的一个重要平台。”F1中国大奖赛和上帆赛之所以如此默契地选择北外滩,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两项赛事的赛场都远离市区。前者在嘉定的上赛场,后者则是在临港的滴水湖。朱骏炜说:“像F1今年把分会场设在北外滩,我们去年把赛事村放在北外滩,都是希望能给更多市民一个近距离观赛的机会。对于一些没买到票的市民来说,这样的双场景模式可以为他们提供一个平台,让他们去了解赛事,了解赛事文化以及赛事的历史,这是非常有意义的一件事情。”

从去年的上帆赛事村到今年的F1格子旗嘉年华,这种“1 + 1”双场景办赛模式的魅力已经从海洋延续到了陆地,并且与文旅商体展一起实现了同频共振。朱骏炜笑着说:“喜欢F1和喜欢帆船的运动受众群我觉得有一点相似度。而从赞助商角度来说,其实我也做过一些研究,投F1的赞助商往往也是帆船赛的赞助商。”

朱骏炜希望上帆赛能够紧跟在F1中国大奖赛后,“接住”这波流量,将体育狂欢的氛围持续延续下去。他说:“我觉得这两项活动之间可以有一些互动的空间,让上海的体育观赛氛围持续得更久。”

上海体育盛宴:F1与帆船赛激情碰撞

F1中国大奖赛每一年都能对上海的整体经济起到巨大的刺激作用。

打造一场“世界级赛事的联动”

当体育迷们因为赛事来到上海时,他们往往会不由自主地被这座城市独特的天际线所吸引,沉浸在这座城市的美食、景点和文化之中。这也使得“文旅商体展深度融合”成为了这几年上海办赛的核心关键词。

以F1中国大奖赛为例,不久前发布的《2024年上海赛事影响力评估报告》中的一组第三方权威数据显示,该赛事吸引了20万人次到场观赛。围绕“赛事 + 旅游”的模式,为消费者提供了“门票 + 城市一日游”“观赛 + 旅行定制路线”等多样化的产品,对“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的拉动效应超过了15亿元。

到了今年,F1赛事借助与城市优质资源的联动,进一步打通了开发全域多元特色产品的路径。在赛事期间,上海桃花节、上海樱花节、上海梅花节等活动如约而至;“观文博、看美展、赏好剧”等八大板块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市民和游客的赛后体验。

而上帆赛作为新崛起的自主IP品牌赛事,同样在文旅商体展的深度融合上展现出了独特的活力。据朱骏炜介绍,上帆赛今年继续与临港管委会商业和文体旅游处启动了上帆×临港商旅文体联动。观众和帆船迷们既可以通过赛事官方平台进行观赛预约,也可以选择耀雪冰雪世界、上海海昌海洋公园等临港热门景点的优惠门票进行游玩。此外,赛事还将在现场设置上帆×临港消费券,通过这些升级举措,为市民和游客打造了更优质、更丰富、更难忘的商旅文体融合体验。

上海体育盛宴:F1与帆船赛激情碰撞

上帆赛的“双场景”模式已经成为上海自主IP赛事的一个成功模板。

朱骏炜表示:“F1中国大奖赛就是风向标,作为一个上海体育赛事的‘新生儿’,我们也希望向这样优秀的赛事学习,然后有一天能办成世界顶级的、有影响力的赛事。”

朱骏炜透露了自己的“小目标”,那就是在今年增设奥运级别的ILCA7级项目后,在未来合适的时机继续扩增赛事项目,向世界级的优秀帆船赛看齐。他说:“我们也希望上帆赛能尽快加入到世界帆联的赛事体系中,能让更多喜欢帆船的世界友人因为这项运动近距离了解上海。”

当然,加入世界帆联的赛事体系并非易事。按照朱骏炜的计划,这项以美洲杯帆船赛为发展目标的“2岁”赛事,未来最重要的改变就是竞赛形式。他希望上帆赛能从滴水湖的封闭水域驶向公开海域,就像美洲杯或者霍巴特帆船赛那样,一站一站地进行下去。

朱骏炜充满信心地说:“这是一个大胆的想法,但也有机会去实现这样的想法,或许某一天我们能够从上海出发驶向三亚。”他对于上帆赛的未来充满了期待,同时也因为今年F1中国大奖赛和上帆赛相隔如此之近,国际大赛的魅力给了他更多的鼓舞。他坚定地说:“我们什么时候能达到F1这样的影响力,需要办赛人的努力和沉淀,但我们有信心也有能力把上帆赛办成世界顶级有影响力的赛事,这是我们的终极目标。”

本文详细介绍了上海在3月下旬迎来F1中国大奖赛和2025上海帆船公开赛的相关情况。包括赛事的特色活动,如F1的“双场景”模式和上帆赛的“海陆空”联动开幕式;阐述了两项赛事采用“双场景”办赛模式的魅力和意义;还说明了赛事对上海文旅商体展融合发展的推动作用。最后表达了上帆赛向世界级赛事看齐的目标和信心。

原创文章,作者:Daniel Adela,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39800.html

(0)
Daniel AdelaDaniel Adela
上一篇 2025年3月20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0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