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和云谷:河北区智能网联产业的璀璨新地标

本文详细介绍了河北区均和云谷·天津智能网联科技港的建设情况、产业定位及发展前景。该园区以“人工智能 + 车联网”为主题,项目一期即将投用,二期也在稳步推进,它填补了市区同类产业载体的空白,将为区域经济发展带来新动力。

在河北区张兴庄地段,一座极具现代科技感的产业园区——均和云谷·天津智能网联科技港正拔地而起。这座以“人工智能 + 车联网”为主题的现代化产业园区,作为天津中心城区首个可售工业厂房项目,自建设伊始就备受各界关注。

均和云谷:河北区智能网联产业的璀璨新地标

日前,均和云谷·天津智能网联科技港项目一期主体结构顺利封顶。记者吴迪用镜头记录下了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刻。目前,项目一期已取得了显著进展,不仅完成了主体结构封顶,而且预计将于今年 8 月底完成竣工备案并正式投入使用。

均和云谷·天津智能网联科技港项目选址于河北区的核心地段,拥有十分优越的地理位置。其总建筑面积达 7.48 万平方米,东至群贤路、南至圣贤道,并且紧邻地铁 3 号线、5 号线张兴庄站,交通网络极为发达,为人员往来和物资运输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更为重要的是,该园区与天津市人工智能计算中心距离非常近,入驻园区的企业可以便捷地共享前沿的算力资源,这无疑为企业的技术研发注入了强劲的动力。天津均和科技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招商主管马秀香表示:“在市区,可用于研发、生产的载体十分稀缺,而我们园区灵活的空间布局,为企业提供了高效发展的理想土壤。”

作为河北区首个智能网联产业项目,均和云谷的出现具有重大意义,它成功填补了市区同类产业载体的空白。园区规划建设 19 栋建筑,涵盖了多层厂房、定制厂房、研发中试楼以及配套设施等多种类型。这些建筑的面积从 500 至 5000 平方米不等,可以满足不同规模企业的多样化需求。园区采用沿街高层、内部低层的布局设计,这种设计既充分考虑了城市形象的展示,又为企业提供了安静、舒适的研发环境。园区南侧主入口的大型广场与北侧的绿化隔离带相互呼应,更凸显了生态与科技融合的先进理念。

据了解,当前项目一期工程的外立面已经全部完工,主体结构封顶标志着工程进入了最后的冲刺阶段。按照规划,一期将于 2025 年 8 月底完成竣工备案并正式投入使用。与此同时,二期工程也在紧锣密鼓地推进当中。地库完成正负零结构后,主体施工与剩余地库开挖同步进行,预计 2025 年 10 月实现主体封顶。

项目工程负责人表示:“从规划到施工的每一个环节,我们都进行了严格的把控,确保园区在品质和进度方面都能达到预期目标。”在高效施工节奏的背后,体现了河北区政府与均和集团对产业载体的迫切需求。通过盘活闲置土地资源,能够加速区域新旧动能的转换,为区域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实体支撑。

近年来,河北区积极响应时代发展潮流,锚定数字经济与智能科技新赛道。为此,河北区成立了数字产业发展集团,发布了全市首部人工智能产业政策,并打造了“津英汇”品牌活动,为企业搭建了创新平台。均和云谷·天津智能网联科技港的落地,正是河北区这一战略的具体实践。

该园区聚焦“人工智能 + 车联网”领域,依托均和集团丰富的产业资源,目前已经吸引了多家智能网联、人工智能领域的企业深入洽谈。未来,园区还将引入一批具有创新力和市场竞争力的优质企业,并依托均和产业研究院、供应链管理及金融优势,为企业在“资本、技术、人才、产业”等方面提供全方位的赋能。马秀香表示:“我们不仅为企业提供物理空间,更通过产业链对接、政策解读、融资服务等一系列举措,助力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河北区投促局局长张秀吉表示:“均和云谷项目是河北区推动产城融合、落实‘十项行动’的重要成果。通过‘科技 + 生态’双轮驱动,我们将加速形成新质生产力,打造智能网联产业新高地。”均和云谷的建成将推动河北区从传统工业向智能科技转型。预计未来 3 至 5 年,园区将形成超过 20 亿元的产业集群,带动数千人就业,并通过技术溢出效应,辐射周边产业升级,成为河北区新的经济增长极,为天津建设智慧城市提供核心动力。

本文围绕河北区均和云谷·天津智能网联科技港展开,介绍了其地理位置、建设进度、产业优势等情况。该园区填补了市区同类产业载体空白,是河北区发展数字经济战略的实践成果。未来,它将吸引优质企业,形成产业集群,推动区域从传统工业向智能科技转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极,为天津智慧城市建设助力。

原创文章,作者:Foste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39781.html

(0)
FosterFoster
上一篇 2025年3月20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0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