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教育局发布的2025年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政策展开,详细介绍了为支持民办教育发展而采取的“两优化”“三支持”举措,涉及义务教育阶段和高中阶段的不同招生政策调整。
日前,成都市教育局正式对外发布了两份重要文件,分别是《关于做好2025年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以及《2025年成都市高中阶段教育学校统一招生考试工作实施规定》。这两份文件的出台,清晰地明确了全市2025年普通中小学的招生入学政策。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引导规范民办教育发展”这一重要要求,充分发挥民办教育在资源丰富、能够满足学生及家长多样化选择以及提供个性化需求等方面的独特功能和作用,市教育局决定持续加大对民办教育发展的支持力度,进一步优化民办普通中小学校的招生政策。接下来,小编就为大家详细梳理一下,这些政策可以概括为“两优化”“三支持”举措。
义务教育阶段做好“两优化”
一、优化招生计划设置
市教育局积极发挥指导和支持作用,引导各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根据本区域民办学校的总体情况,合理调控招生计划。对于那些办学质量优良、在市民中认可度较高的民办学校,市教育局明确支持其招生计划“只增不减”。这样的举措旨在持续提升学生和家长在选择民办学校时的获得感,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享受到优质的民办教育资源。
二、优化民办学校空余计划录取
在民办学校进行电脑随机录取之后,如果出现空余计划的情况(这里既包括未完成招生计划数的民办学校,也包括因部分家长放弃已有民办学位而尚有空余计划的民办学校),将由各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组织开展空余计划录取工作。值得注意的是,通过空余计划录取的学生将与第一次录取的学生享受完全相同的待遇。同时,民办学校在进行空余计划录取时,必须严格持续坚持“三不”要求,即不超计划录取、不超标准收费、不掐尖招生,确保招生工作的公平公正。
高中阶段做到“三支持”
一、支持扩大享受校内指标到校生政策的学校范围
原有已经享受校内指标到校生政策的民办学校可以继续享受该政策。此外,市教育局还特别支持因分类登记造成初中和高中分离的民办学校,以及在同一宗土地由同一举办者举办的初中和高中分离的民办学校,均可享受校内指标到校生政策。这一举措旨在支持符合条件的学生在校内实现愿升尽升,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升学机会。
二、支持民办普高投放区域内指标到校生
市教育局支持符合条件的民办普高向本区(市)县内的其他公、民办初中学校投放区域指标。具体的实施办法将由属地教育行政部门参照公办学校的相关规定来制定,以确保政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三、支持招收集团内指标到校生
市教育局支持同一举办者举办的民办普高在成都市域的集团内其他初中学校招收跨校直升生。民办教育集团将负责统筹协调集团内跨校直升学校的对象及名额,并制定详细的学生跨校直升工作方案,以保障招生工作的有序进行。
本文介绍了成都市2025年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政策,着重阐述了为支持民办教育发展的“两优化”“三支持”举措。义务教育阶段通过优化招生计划设置和空余计划录取来提升民办教育质量和招生公平性;高中阶段从扩大享受校内指标到校生政策范围、支持投放区域内指标到校生和招收集团内指标到校生三个方面给予民办学校支持,助力民办教育发展。
原创文章,作者:购物狂魔,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393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