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周口市的医疗体制改革,详细介绍了其在医改过程中的实践与探索。从解决医疗资源短缺、就医困难等痛点,到疏通群众就医堵点增强获得感,再到聚焦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开创新局面,展现了周口医改的显著成效和未来规划。
郸城县人民医院 ICU。 李涛 摄
周口市中心医院文昌路院区。 周口市中心医院供图
医疗体制改革,是一项关乎国计民生的重大工程,它犹如一把钥匙,能够提升民众的健康福祉,推动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近年来,周口市深刻洞察人民群众对优质医疗资源的迫切渴望,积极投身于三明经验的本地化实践与探索。在这条充满挑战与机遇的医改之路上,周口市披荆斩棘,走出了一条独具地方特色的医改新路径,为提升民众健康水平、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筑牢了坚实根基。值得骄傲的是,周口市凭借在医改中的卓越表现和创新实践,先后斩获第一批国家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国家级安宁疗护试点和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试验区等多项殊荣。其在医改领域的先进做法,多次得到国家卫生健康委的重点推介,成为全国医改领域一颗璀璨的明星,备受瞩目。在这场意义深远的改革浪潮中,一系列精准有效的改革举措如同温暖的春风,滋润着每一位群众的心田,让越来越多的百姓切实享受到医改带来的红利。同时,也让周口市在医疗卫生领域实现了华丽转身,从曾经的医疗短板地区,逐步发展成为医疗服务的典范之地。### 解痛点 深化医改周口实践曾经,医疗资源匮乏、就医难如同一座大山,压在周口百姓的心头。如今,经过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周口市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实现了全面升级。人民群众的就医体验得到了极大改善,健康保障水平也踏上了新的台阶。- **优质医疗资源快速扩容提质**:截至 2024 年年底,周口市三级医疗机构的数量大幅增加至 22 家。全市 10 家县级公立综合性医院全部达到三级医院服务能力,县级中医院和妇幼保健院也均达到二级服务标准。这些显著的改革成效,不仅让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大大提高,也增强了区域内医疗服务的整体实力,让更多患者能够在家门口享受到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周口市将目光聚焦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上,通过不懈努力,新增 35 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达到“优质服务基层行”推荐标准,总数达到 115 家。全市公有化标准化村卫生室总量达到 4504 个,占比 98.23%。基层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得到了显著提高,越来越多的居民能够在家门口享受到便捷、优质的医疗服务,基层医疗成为守护百姓健康的第一道防线。- **中医药事业蓬勃发展**:2024 年,周口市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试验区,这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中医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明显提升,所有乡镇卫生院均设立了中医馆,配备了专业的中医医师,并开展 10 项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100%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和 90%以上的村卫生室能够开展 6 项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中医药文化在周口大地得到了传承和弘扬,也为广大群众提供了更多的健康选择。- **“一老一小一妇幼”保健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全市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全部开通了老年人就医绿色通道,老年医学科设置比例达到 90%,为老年人就医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服务。生育环境也更加友好,截至 2024 年年底,全市出生人口数 72910 人,其中二孩占比 42.9%,多孩占比 7.3%,与 2023 年同期相比,二孩、三孩出生占比呈上升趋势。妇幼健康保障能力也有所增强,全市孕产妇系统管理率 72.22%,产前筛查率 93%,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率 98%,新生儿听力筛查率 97%,三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 88.04%。并且,已高标准提前完成“两癌两筛”省重点民生实事项目,为妇女儿童的健康保驾护航。- **公共卫生服务全面加强**:周口市高度重视传染病防控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建设。通过建立健全卫生与免疫规划工作机制,积极推进健康周口行动,全市的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全得到了更好的保障,2030 年省预期目标值 68 项指标中有 39 项指标已达标,16 项指标较上年提升,总体情况良好。“三高”共管医防融合慢性病管理体系更加健全,重大疾病慢性病防治体系不断完善,为居民的健康生活奠定了坚实基础。### 疏堵点 增强群众就医获得感作为拥有 1259 万多人的人口大市,让群众看上病、看好病,少跑腿、少花钱,是周口医改始终坚守的目标,也是市委、市政府对百姓健康的庄严承诺。面对周口市人口多、基础差、群众就医需求大的现实情况,如何将这份承诺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呢?周口市大胆创新、积极探索,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组合拳”。- **信息化建设助力医疗协同**:信息化建设是实现医疗、医保、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的重要保障,也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周口市按照“市统建、县对接、信息通、全域用”的原则,投入 1.8 亿元,建设了涵盖数据中心、业务协同、综合管理、便民服务等七大功能的一体化全民健康信息平台。该平台成功实现了远程业务协同和检查检验结果互认,仅去年一年,远程业务开展量高达 18.4 万人次,线上互认 35 万余次。这一举措大大提高了医疗服务的效率,减少了患者的奔波之苦。- **急救体系和智能辅诊系统优化**:周口市着力构建急救指挥调度、5G + 院前救治、三大中心专病质控和“一键呼叫”平台。如今,“一键呼叫”智能终端覆盖所有村卫生室,“120”到达急救现场平均时间从 19 分钟压缩到 14 分钟,为患者的生命抢救赢得了宝贵时间。与此同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面部署应用人工智能西医辅诊和智慧中医辅诊系统,提高了基层医疗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 **投入保障与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在投入保障方面,周口市按照 4000 元/床/年标准支持重点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对乡镇卫生院予以公益一类财政保障,并承担公立医院部分历史性合规债务,为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资金支持。在医疗服务价格调整方面,周口市先后动态调增医疗服务价格项目 495 项,调减 204 项,通过提高医疗服务项目价格,控制药耗类、检查检验类占比,推行医检互认等方式进行结构调整。调整后的医疗服务收入占比达到 37.2%,优化了医疗服务的收入结构。- **提升患者就医体验**:周口市在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全面推行便民就医“少跑腿、优流程、提质量、强能力”28 项改革措施。通过开设“一站式”综合服务窗口,上线智慧导航系统,实行精准预约智能分诊,推行诊间支付和病区结算等多样化结算方式,将门诊患者院内停留时间缩短 1 小时以上,支付时间缩短至 2 分钟以内,窗口工作量减少 80%以上。此外,周口市还开展门诊“一次挂号管三天”服务,节约患者门诊挂号费用 320 余万元。推进家庭病床、护理到家服务改革,2.3 万余名患者从中受益。一体推行精神与康复类、安宁疗护类按床日付费和中医优势病种按疗效价值付费,对日间手术、肿瘤日间病床、门诊血液透析实行打包付费,满足了不同患者的诊疗需求。- **药品供应保障与人才队伍建设**:在药品供应保障方面,周口市大力开展集采药品进基层工作,创新性建立了“三统三保”基层药品供应保障机制。如今,村级门诊医保统筹报补已实现全覆盖,全市 5674 家村卫生室用上了集采药品,集采药品品种达到 419 个。这一举措使得患者在村卫生室看病次均费用下降 19.13%,实现了医保、患者“双减负”。人才队伍建设同样是周口医改的重要环节,周口市专门建立了基层卫生人才编制“周转池”,为 271 名大学生乡村医生办理入编手续,将 380 名乡村医生纳入“乡聘村用”管理,为基层医疗卫生队伍注入了新鲜血液,稳定了基层医疗人才队伍。### 开新局 聚焦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2024 年,周口市在医疗体制改革的征程上收获颇丰,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2025 年,周口市将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紧紧围绕医疗领域的关键环节,推动公立医院改革向纵深发展,实现高质量发展,着重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续写“健康周口”建设的崭新篇章。- **优化医疗资源布局**:周口市将充分发挥三甲医院的引领带动作用,辐射带动全市医疗水平提升。同时,加大对专科医院的建设力度,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整体服务效率。注重加强中心城区的医疗能力建设,科学规划一系列重点医疗项目建设,以满足疑难、危重、复杂,以及重大疾病临床需求为导向,继续积极申报国家、省级临床重点专科,以点带面,全面带动区域专业能力提升,打造具有影响力的医疗高地。- **提升信息化水平**:周口市将全力构建市、县、乡、村一体化的医共体信息平台(全民健康信息平台),精心打造全员人口数据库、健康档案数据库、电子病历数据库、基础资源数据库四大基础数据库,实现各类医疗信息的集中汇聚与整合,真正做到“一池汇全数”。这一信息平台的搭建,将打破信息壁垒,促进医疗数据的互联互通,为医疗决策、疾病防控、健康管理等提供强大的数据支撑。此外,周口市还将深入推进“人工智能 +”医疗健康行动,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远程医疗、远程指导、人工智能辅助诊断、智慧病房等多个领域的深度融合与创新应用。- **推进人口高质量发展**:全方位关注不同年龄段人群的健康需求,持续提升老年健康服务能力。在各类医疗、护理及医养结合机构广泛开展老年综合评估服务,为老年人制定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方案,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高度重视孕产妇和新生儿的健康管理,严格规范相关服务流程,强化出生缺陷防控措施,提高儿童保健服务的可及性。加强 0 - 6 岁儿童健康管理,从源头抓起,切实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在慢性病管理方面,周口市着力健全“三高”共管医防融合的慢性病管理体系,针对“三高”和“六病”患者,开展全过程、全周期的健康管理服务。通过早期干预、规范治疗、健康指导等综合措施,降低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延长预期寿命。周口市卫生健康委主要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我们将全面推进‘健康周口’建设。各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密切协作配合,加强监测评估,及时发现问题、调整策略,确保工作取得实效。”周口市将积极推动把健康理念融入所有政策,将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理念贯穿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营造全社会共同关注、共同参与健康建设的良好氛围,努力打造共建共享的“健康周口”新局面。### 关键数据- 截至 2024 年年底,周口市三级医疗机构数量增加至 22 家,全市 10 家县级公立综合性医院全部达到三级医院服务能力。- 截至 2024 年年底,全市出生人口数 72910 人,其中二孩占比 42.9%,多孩占比 7.3%,与 2023 年同期相比,二孩、三孩出生占比呈上升趋势。- 周口市按照“市统建、县对接、信息通、全域用”的原则,投入 1.8 亿元,建设一体化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成功实现了远程业务协同和检查检验结果互认。
本文详细阐述了周口市医疗体制改革的实践与成果。从解决医疗资源短缺、提升基层服务能力、发展中医药事业等方面解痛点,到通过信息化建设、优化急救体系、调整医疗价格等举措疏堵点,再到聚焦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开新局,周口市医改成效显著。未来,周口市将继续推进“健康周口”建设,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为百姓健康提供更坚实的保障。
原创文章,作者:Daniel Adela,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390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