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推行医保人员“驾照式”记分,守护百姓“救命钱”,甘肃省医保人员管理细则实施,“驾照式”记分规范行业

本文介绍了甘肃省多部门联合印发的《甘肃省定点医药机构相关人员医保支付资格管理工作实施细则(试行)》,包括细则的实施时间、针对人员、“驾照式”记分管理方式、记分修复途径以及该细则实施的意义。

为了更有效地规范医保基金的使用,进一步完善医保基金的监管制度体系,强化定点医药机构自我管理的主体责任,督促定点医药机构的相关人员遵守法规,共同维护医保基金的安全,甘肃省医疗保障局、甘肃省卫生健康委、甘肃省药品监督管理局联合印发了《甘肃省定点医药机构相关人员医保支付资格管理工作实施细则(试行)》。此细则已于3月7日正式开始实施。

甘肃推行医保人员“驾照式”记分,守护百姓“救命钱”,甘肃省医保人员管理细则实施,“驾照式”记分规范行业

《实施细则》明确规定,对于定点医药机构涉及医疗保障基金使用的相关工作人员,全面推行“驾照式”记分管理。这里所涉及的相关人员主要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定点医疗机构中,为参保人提供使用基金结算的医疗类、药学类、护理类、技术类等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第二类是定点零售药店中,为参保人提供使用基金结算的医药服务的主要负责人(也就是药品经营许可证上登记的主要负责人)以及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包含执业药师)。

《实施细则》提出,要对相关人员开展“一人一档”的记分管理模式,全面、详细地记录相关人员的记分情况以及遵守医保相关法律法规的情况。相关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法律法规,信守承诺,为参保人提供合理且必要的医药服务,确保医保基金能够安全、高效、合规地使用,坚决不参与任何欺诈骗保的行为。医保经办机构会结合相关人员违法或者违反服务协议的具体情况,对定点医药机构的相关责任人员,在作出行政处罚或者协议处理的基础上,根据其行为性质和负有责任的程度等进行记分。记分分为1 - 3分、4 - 6分、7 - 9分、10 - 12分这4个档次,并且针对不同的记分情况采取七种处理措施。具体来说,当记分达到3 - 8分的时候,会给予相应的学习、约谈、通报等处理;累计记分达到9 - 11分的,分别给予暂停1、3、5个月支付资格;单次记分达到9 - 11分的,分别给予暂停2、4、6个月支付资格;如果累计记分达到12分,将终止医保支付资格,并且在终止之日起1年内不得再次登记备案;单次记分达到12分的,同样终止医保支付资格,不过在终止之日起3年内不得再次登记备案。

同时,《实施细则》也清晰地明确了记分修复的途径。相关人员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进行记分修复,比如参加线上线下的学习培训、现场参与医保政策宣传活动、配合飞行检查、专项检查、调研督导工作、实名举报违法违规使用医保基金的行为以及参与医保经办机构的核查活动等。只要符合规定,就可以减免记分或者缩减暂停结算的期限。

《实施细则》的施行,通过量化管理、动态预警和分级惩戒等方式,构建起了医保基金安全使用的长效约束机制。这将引导定点医药机构的相关人员从源头上加强诚信意识和自律管理,切实守护好群众的“看病钱”“救命钱”。

本文围绕甘肃省印发的《甘肃省定点医药机构相关人员医保支付资格管理工作实施细则(试行)》展开,介绍了细则针对的人员、“驾照式”记分管理方式、记分修复途径等内容,强调了该细则对保障医保基金安全、规范医药人员行为的重要意义。

原创文章,作者:Foste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38932.html

(0)
FosterFoster
上一篇 2025年3月19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19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