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五部门于2025年3月18日发布的《关于促进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阐述了该意见提出的分阶段目标、重点推进任务以及政策意义。
在当今社会积极倡导绿色低碳发展的大背景下,为了进一步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五个重要部门于2025年3月18日联合发布了一份意义深远的文件——《关于促进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这份意见的出台,犹如一场及时雨,明确提出要以市场机制为手段,充分激发绿色电力的消费潜力,从而为经济社会的全面绿色转型注入强大动力。
该意见为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市场的发展制定了清晰的分阶段目标。具体而言,到2027年,绿证市场的交易制度将基本完善,届时在全国范围内,绿证能够实现畅通无阻的流动。而到2030年,制度体系将得到进一步的健全,绿证在国际上的应用也将有效实现,绿色电力所蕴含的环境价值将得到充分的体现。
为了达成上述目标,意见着重提出了四项重点推进任务。
第一项任务是强化市场机制。这需要完善全国统一的绿证交易体系,建立起价格监测与指数机制,以此来稳定市场价格。同时,推动发电企业和用电企业双方签订中长期协议,这样可以保障绿电交易的稳定性。此外,还支持分布式新能源就近参与交易,提高新能源的利用效率。
第二项任务是健全强制消费制度。对于钢铁、化工、数据中心等重点行业,要求到2030年其绿色电力消费比例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国家枢纽节点新建的数据中心,绿色电力消费比例要提升至80%以上。并且,还将绿电消费纳入企业ESG报告体系,促使企业更加重视绿色电力的使用。
第三项任务是推进标准国际化。加快国内绿证标准向国际标准的转化,推动绿证在国际贸易中的互认采信。通过培育国际认证机构,提升我国绿证在国际市场上的认可度和影响力。
第四项任务是完善配套措施。建立绿电消费认证标识制度,让消费者能够清晰地识别绿色电力产品。鼓励政府采购支持绿色产品,发挥政府的示范引领作用。同时,强化绿证与碳市场、能耗双控等机制的衔接,形成政策合力。
此次政策通过构建强制与自愿相结合的消费机制,具有重大的意义。它旨在破解绿证供需错配这一难题,促进可再生能源环境价值的市场化实现。随着绿证交易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国际互认的逐步推进,我国可再生能源的高质量发展将获得新的动能,为“双碳”目标的达成提供重要的支撑。
本文围绕国家五部门发布的《关于促进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展开,介绍了其出台背景、分阶段目标、重点任务以及政策意义,指出该政策将助力可再生能源高质量发展和“双碳”目标实现。
原创文章,作者:东海凝丝,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386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