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唱作人唐汉霄为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哪吒2》)创作音乐展开,讲述了他接到创作任务的过程、过往的创作经历、《哪吒2》爆火后他生活的变化、创作灵感来源以及他对创作灵感的看法等内容。
在《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哪吒2》)全片即将送审之际,唱作人唐汉霄接到了一通电话。此时,他其实已经快要完成影片角色曲《就是哪吒》的录制工作。
电话那头,片方提出了一个全新的需求——还需要一首片尾曲。面对这突如其来的要求,唐汉霄没有丝毫慌乱。仅仅一天之后,他就交出了《在故事的最终》的曲谱,展现出了超强的创作能力。
如今,《哪吒2》取得了惊人的票房成绩,票房已超150亿,位列全球影史前五。而唐汉霄为影片创作的两首歌曲在音乐平台上也收获了数十万的评论,热度极高。
电影走红之后,大家都好奇唐汉霄的生活是否有了改变。带着这样的疑问,我们与他展开了一场深入的交谈。
唐汉霄 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唐汉霄在电话那头,笑着分享道:“你知道我第一次入行合作的人是谁吗?是王家卫,他可是我的偶像,而且他出了名的抽象。”
时间回溯到2016年,唐汉霄受王家卫邀请,为电影《摆渡人》创作主题曲《让我留在你身边》。次年,他凭借该曲先后获得了金像奖和金马奖的提名,这无疑是对他创作能力的高度认可。
对于“抽象”这个词,唐汉霄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抽象不是很变态地去打磨一件事,而是去探索更多的可能和边界。”他非常愿意把时间花在自我探索上,不断挖掘自己在音乐创作上的潜力。
《哪吒2》爆火之后,唐汉霄在多个采访里都提到自己录制《就是哪吒》多达600遍的故事。有时候,仅仅是一个咬字的轻重,他都要反复琢磨许久。他笑着说,如果那天规定的交稿时间再晚一点的话,他可能会录到1000遍。回忆起这段经历,他表示:“回忆起来挺开心,挺享受的。”
透明的状态
随着《哪吒2》的爆火,唐汉霄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收到的邀约越来越多,工作也变得更加忙碌。两首歌在给他带来新启发的同时,他也不断被问到一个问题:怎么就能那么快写出来?
唐汉霄给出的答案很简单:“我融入了角色。”正是因为他全身心地投入到角色当中,才能够如此高效地创作出打动人心的歌曲。
唐汉霄在舞台上找到最初的自己 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不强求的灵感
在创作《就是哪吒》时,有一句歌词出现在唐汉霄脑海里的同时,还有唢呐的声音。影片上映后,网友们都称赞这是“神来之笔”。
民乐一直是唐汉霄的热爱之一。他认为国漫和民乐的适配度极高,特别是哪吒这个角色,唢呐“冲破一切的音色”与哪吒的性格非常相似,也是这首歌最根源的力量。在《就是哪吒》里,他找来了各种民乐采样,最后还请唢呐老师去吹了一段,让整首歌充满了浓郁的中国风。
除了哪吒,唐汉霄觉得电影里的每个角色都有对应的民乐。他说:“敖丙可能是琵琶。因为琵琶有时内敛儒雅,但冲出来的时候,又有一股劲,还有像水一样流动的感觉。”“太乙真人就有点复杂,胖胖圆圆的,我觉得像中国鼓。”
唐汉霄觉得,中国传统文化和民乐都是流动的,美到难以用具体的语言去描述。他希望在未来的作品里,能够继续让中国元素给世界带去“亿点点”震撼。
在采访的最后,我们问他:“你怎么能一直保持旺盛的创作灵感?”唐汉霄的回答十分简单:“不要强制自己去创作,越强求越不来,最好的方法就是没有灵感,不那么着急的话,就先停下来,干干别的事儿,我就是这样。”
唱作人唐汉霄为《哪吒2》创作音乐的故事,包括他接到创作任务的过程、过往与王家卫的合作经历,《哪吒2》爆火后他生活的改变。同时还介绍了他在创作中注重融入角色、对民乐与角色适配性的独特见解,以及他不强求灵感的创作态度,展现了他对音乐创作的热爱与执着。
原创文章,作者:Daniel Adela,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384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