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三大航(中国南方航空、中国东方航空、中国国际航空)先后发布公告,加大对OTA平台机票代理乱象打击力度这一事件。详细阐述了OTA平台机票代理存在的诸多乱象,分析了航司此举的目的及影响,包括对销售渠道格局和OTA平台的冲击等情况。
在当下的航空票务市场,近期出现了一个备受关注的动态。近日,中国南方航空、中国东方航空、中国国际航空这三大航空巨头先后发布了题为《关于维护旅客权益的特别公告》,明确表示将加大对OTA平台机票代理乱象的打击力度。
在公告里,三家航司都清晰地指出,目前第三方购票渠道存在着不少问题。像“机票价格与行程单不一致”“多收退改手续费”“对免费特殊服务加收费用”等情况屡禁不止,加价销售、篡改旅客行程等损害旅客权益的现象也是时有发生。为了帮助旅客更好地保障自身权益,下一步,三大航将在官方渠道推出“机票信息查询验证功能”,让旅客能够实时核对票价、税费及行程单的真实性。
对于三大航的这一举措,有业内人士向记者分析道:“一方面,一些OTA平台代理常常利用航司的规则漏洞来谋取私利,这严重影响了航司的形象,所以航司需要对这种情况进行治理。另一方面,直销率一直是航司的重要考核项目,航司也希望能够提高直接销售的比率。”
渠道争夺战
长期以来,OTA平台凭借其强大的分销能力,成为了航司机票的重要销售渠道。然而,平台上机票代理商层出不穷的“套路”,却加剧了机票售卖信息的不透明程度,让大量消费者在购买机票时“踩了坑”。
在价格方面,一些OTA平台机票代理采用“低买高卖”、对免费特殊服务加收费用、多收退改手续费等手段来赚取差价。很多时候,消费者支付了高于航司官网的价格,却还浑然不知。
在个人隐私方面,部分代理商利用购票数据实施诈骗、虚占座位,甚至倒卖个人信息,这种现象已经屡见不鲜。在近两年频繁发生的“机票退改签”骗局中,犯罪分子往往能够准确说出旅客的个人信息,从而获取对方的信任。
(图源:央视新闻)
虽然航空公司和OTA平台一直在努力规范代理的不合规销售行为,但效果却并不理想,全面监管仍然面临着很大的困难。国内某在线旅游平台曾向媒体透露,由于部分机票供应商出票量巨大,只能采取抽查方式进行监管,这就给了某些供应商钻空子的机会。
这些乱象不仅让航司失去了对终端机票的定价权,还对航司的品牌形象造成了极大的打击。借着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的契机,3月14日南方航空率先发布了《关于维护旅客权益的特别公告》,紧接着3月15日中国国航、东方航空也迅速跟进,三家航司的公告标题相同,内容也较为相似。
(国航、东航、南航发布的《关于维护旅客权益的特别公告》)
具体来看,三家航司在公告中均表示,为了“防止部分第三方销售商侵害消费者权益”,将在官方APP和小程序向消费者提供“机票信息查询验证功能”,旅客可以实时核对票价、税费及行程单的真实性。
如果旅客对比后发现第三方平台确实存在加价售卖行为,航司将退还差价,并会按照相关协议对涉事单位采取追责措施。同时,航司还会强化直销权益,鼓励广大旅客通过APP和小程序等官方渠道购买机票。
记者在三家航空公司的APP上发现,三大航的机票已经实现了互通售卖。例如,在东方航空APP上查询3月20日由广州飞往北京的机票时,有东方航空和南方航空两家航司不同班次的机票可供选择。综合媒体报道,机票互通售卖功能在去年就已“悄悄上线”,当时只是在京沪广部分航线试点,今年则进一步扩大到了更多共飞航线。
(图源:东方航空APP)
事实上,为了吸引用户,航空公司在近两年一直在不断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在三大航的APP上,已经增加了约车接送、高铁联订、酒店优惠和签证服务等原本只能在OTA平台上看到的功能。
为了提高直销比例,各家航司可谓是多措并举。这不仅有利于航司吸引旅客,拿回一部分销售主导权,维护品牌形象,也是为了完成“提直降代”的任务。早在2015年,国务院国资委就曾召开会议,要求“提直降代”,即国航、东航、南航等三大国有航空公司直销比例要提升至50%,同时代理费要在原有基础上下降50%。据业内人士透露,至今十年过去,三大航仍在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努力。
影响几何?
值得注意的是,记者在东航APP上看到,虽然有国航和南航的机票在售卖,但在价格方面并不具备优势。以3月20、21、22日广州飞往北京的航班为例,最低价航班均为东航航班。也就是说,目前在东航APP上并不能对三家航司的机票进行比价从而购买到最低价格的机票。
据第一财经援引其中两家航司的市场部人士透露,在各自APP上开启互售的主要目的是为自己的会员提供更多出行选择,特别是那些对航班时刻比较敏感的高端常旅客。
但对于价格敏感型旅客来说,购买最低价机票的意愿还无法得到很好的满足。“OTA的作用是比价,目前看来航司虽然已经互通售票,但并未真正起到比价的作用,这样看来对OTA的影响还不大。”上述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
想要真正实现机票互通售卖,“顶替”OTA平台,三大航需要解决的问题或许还有很多。比如,目前实现互卖机票的航线,主要集中在国内航班机票上,而不是国际航线。再比如,在南航App上预订国航航班,不能累积南航积分,只能积累国航积分,这对于经常出差旅行的群体来说,也降低了一部分吸引力。
但是,对于第三方经销渠道来说,这次的“联合声明”已经足够具有震慑力。如果仍然无法很好地完成对平台上票务代理商种种违规行为的监管,那么随着消费者不满情绪的不断堆积,平台的声誉将很难得到恢复。
随着售票信息的逐渐透明化,平台和票务代理可以赚取的利润空间也越来越小。有经常出差的常旅客就向记者表示:“现在买票会先在OTA上找到最低价格的(航司),然后再去航司的官方APP上购买。”
本文围绕三大航发布公告打击OTA平台机票代理乱象展开,介绍了OTA平台代理存在的价格和隐私等方面的乱象,阐述了航司采取的措施及目的,包括推出查询验证功能、实现机票互通售卖等。同时分析了航司举措对销售渠道格局和OTA平台的影响,指出三大航虽有行动但要完全取代OTA平台仍面临诸多问题,而OTA平台若不加强监管则声誉堪忧,且随着售票信息透明化,其利润空间也在缩小。
原创文章,作者:Sorrowful,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380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