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挂证”到规范,检察建议助力月子中心行业蜕变,闵行检察院整治月子会所,为母婴健康撑起“保护伞”

上海市闵行区检察院针对月子会所存在的证照不全、冒用执照、卫生不达标等乱象开展公益诉讼专项监督,通过发出检察建议,推动平台和行政主管部门整改,以保障母婴健康,促进产后护理行业规范化经营。

“我们满心欢喜地期待着新生命的降临,然而在挑选月子中心的时候,总是提心吊胆,生怕踩进坑里。如今看到平台加上了‘证照核验’标识,心里踏实多了!”近日,在上海市闵行区检察院检察官对涉案月子会所进行回访时,一位新手妈妈由衷地感慨道。而这一系列令人安心的变化,正是公益诉讼检察迅速“亮剑”所带来的成果。

从“挂证”到规范,检察建议助力月子中心行业蜕变,闵行检察院整治月子会所,为母婴健康撑起“保护伞”

揪出“隐身”会所:跨省经营、冒用执照乱象频现

2024年底,闵行区检察院启动了公益诉讼专项监督行动。在一次常规的实地巡查过程中,检察官们敏锐地发现,某知名消费网站上的月子会所信息存在诸多问题。这些会所不仅证照不全,地址也“神秘失踪”,甚至出现了“张冠李戴”的荒唐情况。这些看似不起眼的问题背后,实则隐藏着对母婴健康的重大威胁,同时也严重触碰了法律的红线。

“明明实际经营地址在上海,公示的营业执照却显示属于外地的企业?”检察官在筛查信息时惊讶地发现,某上海月子会所的网页上竟然堂而皇之地挂着“杭州某健康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的营业执照。更让人忧心的是,类似的问题并非个例。部分会所甚至直接上传他人的营业执照,消费者稍有疏忽,就很容易掉进“李鬼”陷阱,一旦遇到问题,维权之路将会困难重重。

此外,还有多家会所在不具备《食品经营许可证》的情况下,贸然向用户提供“月子餐”服务。部分会所的厨房和配餐间更是状况百出,存在清洁不到位、食物生熟混放、未按照温度要求贮存食物等问题,甚至还存在无证行医的现象。

这些月子会所的经营行为严重违反了《上海市食品安全条例》《医疗机构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让本应充满温馨与幸福的“月子之旅”蒙上了一层阴影。

检察建议“亮剑”:从“挂证”到“真审核”的破局

月子中心作为一种新兴的经济业态,相关的法律规定还需要进一步细化和完善。产妇和新生儿的免疫力相对脆弱,如果会所没有相应的资质,后厨卫生又不达标,那么后果将不堪设想。面对月子会所行业的种种乱象,公益诉讼检察官们迅速行动起来,果断“亮剑”。

一方面,检察官们积极联动市场监管、卫生部门、妇联、消保委等相关部门,对涉事会所进行实地走访调查,全面了解情况。另一方面,他们多次与网络平台公司进行沟通交流,详细地向平台方解释法规要求,深入分析问题的严重性。

为了保障产后女性群体“舌尖上的安全”和身体健康,促进产后护理行业的规范化经营,闵行区检察院向行政主管部门制发了行政公益诉讼检察建议书,督促其对前述违法行为进行严肃查处,并加强对整个行业的监管力度。

与此同时,检察机关还向网络平台运营公司制发了社会治理类检察建议书,明确提出了三大“硬核”要求。一是资质核验“零容忍”,要求入驻商户必须提交真实的身份信息和证照,平台要逐一进行比对登记;二是动态筛查“无死角”,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定期排查“证照不符”“信息过期”等问题商户;三是整改闭环“动真格”,对发现问题的商户立即进行警示,并限期整改,对于拒不配合的商户坚决予以清退。

“平台不能仅仅充当‘信息的搬运工’,更要切实当好‘安全的守门员’!”检察机关在与平台方的沟通中,反复强调了资质审核责任的重要性。

多方联动护民生:从“纸面整改”到“数据真实”

检察建议发出后,平台公司迅速做出响应,全面启动了自查自纠工作。经过重新核验,21家月子会所的信息得到了更新和确认,5家存在问题的商户被要求限期整改。同时,平台的技术筛查系统也进行了升级,采用了“实时监测 + 人工复核”的双保险模式,大大提高了审核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近日,平台公司向闵行区检察院提交了书面回复,承诺将持续履行主体职责,确保平台数据和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并与监管部门保持密切的信息互通,共同为母婴行业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本文围绕上海市闵行区检察院针对月子会所乱象开展公益诉讼监督展开。先是揭示了月子会所存在的证照不全、冒用执照、卫生不达标等问题,接着阐述了检察院通过联动多部门调查、制发检察建议等方式推动整改,最后平台积极响应,实现从“纸面整改”到“数据真实”,保障了母婴健康,促进了产后护理行业的规范发展。

原创文章,作者:Daniel Adela,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37974.html

(0)
Daniel AdelaDaniel Adela
上一篇 2025年3月17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17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