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于华菱钢铁下属公司湖南涟钢电磁材料有限公司拟引入外部投资者现金增资不超过15亿元以推进硅钢项目建设这一事件,详细介绍了电磁材料的股权结构、硅钢项目的建设情况、生产销售情况、财务数据等,还提及了华菱钢铁的产品结构升级、行业现状及公司发展信心等内容。
在3月16日晚间时分,华菱钢铁(股票代码:000932)正式发布一则重要公告。公告内容显示,其下属公司湖南涟钢电磁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电磁材料”),打算通过公开征集的方式,引入外部投资者进行现金增资,增资额度不超过15亿元。此次增资的主要目的十分明确,就是为了加快推进硅钢项目的建设进程。
从公开资料中我们可以了解到,电磁材料是华菱钢铁全资子公司湖南华菱涟源钢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菱涟钢”)的控股公司,同时也是其硅钢项目的具体实施主体。截至目前,华菱涟钢持有电磁材料51.22%的股权,而电磁材料的另一个股东是涟钢集团,持股比例为48.78%。
根据公告内容,本次交易将会在产权交易机构进行公开挂牌。华菱钢铁会根据公开征集的实际情况来遴选合适的投资者,进而确定最终的增资方案。并且,在增资完成之后,华菱涟钢依然会拥有对电磁材料的控制权。
时间回溯到2022年6月,华菱涟钢针对新能源汽车、大型电机、家电产品等应用领域,正式启动了硅钢项目。该项目采用分两期建设的模式,累计投资概算高达91.14亿元。一旦项目达产达效,将能够实现80万吨无取向硅钢成品和30万吨取向硅钢成品的生产规模。据悉,项目一期已经于2023年6月30日顺利投产,目前已经实现了20万吨无取向硅钢成品的生产能力;二期第一步工程正在紧锣密鼓地加快推进,预计在2025年内能够新增20万吨无取向硅钢成品以及10万吨取向硅钢成品的产能。
硅钢是一种在电力、电子和军事工业领域都不可或缺的重要软磁合金。它主要被用作各种电机、发电机和变压器的铁芯,是促进电气产品升级换代的基础材料,同时也是电力行业绿色低碳发展的基石。在2024年,电磁材料生产硅钢成品达到了26.3万吨,产能利用率高达132%。目前,公司正在全力加快推进产品认证与市场开拓工作,下游客户认证进展十分顺利,已经成功中标某知名新能源汽车龙头企业的电机项目,并实现了批量供货。
从财务数据方面来看,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电磁材料的总资产为30.62亿元,净资产为9.07亿元。在2023年和2024年前三季度,分别录得营收2.88亿元和10.54亿元,业务规模呈现出快速壮大的态势。不过,在净利润方面,2023年为 - 0.29亿元,2024年前三季度为 - 1.41亿元。
作为头部钢铁企业,华菱钢铁近年来一直在持续推进产品结构向高端化、差异化方向升级。在2024年前三季度,其研发投入达到了44.79亿元,占营业总收入的4%。子公司华菱湘钢是全球最大的单体宽厚板生产企业,在造船、海工、高建桥梁等领域的市场占有率始终保持第一;汽车板合资公司VAMA专注于高端汽车用钢市场,在汽车结构件等细分市场建立了差异化竞争优势,并且推出了一体化门环、工字梁、钢制电池包等解决方案。华菱钢铁表示,目前乘用车行业的需求相对稳定,尤其是新能源汽车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预计高端汽车板产品的需求和订单仍将保持在一个稳定较好的水平。
在2024年,钢铁行业呈现出高产量、高成本、高出口、低需求、低价格、低效益的“三高三低”局面,行业供需矛盾十分突出,供销两头的剪刀差不断扩大,钢铁企业的生产经营面临着较大的挑战。尽管华菱钢铁的盈利能力仍然处于行业前列,但净利润还是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行。根据业绩预告,华菱钢铁2024年净利润预计为17亿元至23亿元,同比下滑55% - 67%。
值得一提的是,华菱钢铁对于行业以及公司自身的发展颇具信心。在2024年7月至9月期间,控股股东湖南钢铁集团及一致行动人累计增持了1.38亿股股份,占总股本的2%;在今年1月,公司发布了回购计划,拟以2亿元至4亿元回购股份,全部用于注销并减少公司注册资本。截至2月底,华菱钢铁尚未进行回购操作。
本文围绕华菱钢铁下属公司电磁材料拟引入增资推进硅钢项目展开,介绍了项目情况、公司财务、行业现状等。虽2024年钢铁行业困境致华菱钢铁净利润下滑,但公司积极推进产品升级,且对发展有信心,通过增持和回购等举措展现决心。
原创文章,作者:Daniel Adela,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375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