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6日沪宁合高铁六合特大桥跨南京地铁S8号线连续梁成功转体这一事件,介绍了该特大桥的基本情况、转体相关数据,阐述了施工团队为减少对地铁运营影响采取的措施以及运用的先进技术,还说明了沪宁合高铁建成后的重要意义。
在3月16日这个值得铭记的日子里,新建上海至南京至合肥高铁(以下简称为沪宁合高铁)迎来了一个重要的工程节点——六合特大桥跨南京地铁S8号线连续梁成功实现转体。
沪宁合高铁六合特大桥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起自六合区横梁街道,一路延伸,终至浦口区盘城街道,全长达到了43.4公里。这座特大桥横跨公路、地铁、水路等多种交通线路,是沪宁合高铁全线重点工程之一。而此次进行转体的跨南京地铁S8号线部分,位于南京市六合区马鞍街道。这里的连续梁长度为126米,重量更是惊人,达到了11300吨,这相当于7500多辆小汽车的重量。它需要顺时针转动46度,转体完成后与南京地铁S8号线形成46度夹角。
这一令人瞩目的场景被记录下来,“沪宁合高铁六合特大桥跨南京地铁S8号线连续梁成功转体”的精彩瞬间由马长旭摄。
为了最大程度减少跨线施工对地铁运营造成的影响,建设管理单位沪杭客专公司与施工单位中铁十九局项目部建设团队积极协调。他们主动与南京交通部门和地铁公司沟通,充分利用夜间地铁停止运行的天窗时间来组织施工作业。在施工过程中,项目团队展现出了卓越的技术实力。他们采用智能称重技术,精准地实现了梁体配重平衡;运用智能转体系统进行转体施工。技术人员通过安全监控系统和预警系统,实时对转体梁运行状态、转盘转过刻度及转速、风速、应力等关键指标进行监测,并根据监测结果动态调整转体施工。最终,在70分钟内顺利完成了转体全部施工工序,而且转体精度达到了毫米级。
沪宁合高铁是沪渝蓉高铁的东段线路,同时也是国家“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沿江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担着沿江通道主要路网客流、沿海及京沪通道部分直通上海客流的运输任务。该项目建成之后,将在上海大都市圈、南京都市圈和合肥都市圈之间建起一条快速新通道。这对于打造“轨道上的长三角”,优化沿长江地区铁路网布局,服务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推动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等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本文围绕沪宁合高铁六合特大桥跨南京地铁S8号线连续梁成功转体这一事件展开,介绍了特大桥基本情况、转体数据、施工措施与技术,强调了沪宁合高铁建成对区域发展的重要意义,展现了我国高铁建设的先进技术和积极影响。
原创文章,作者:Daniel Adela,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374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