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税改革试点下的岳阳市:成效初显,多方共赢,深入解读岳阳市水资源税改革试点工作的成果与展望

本文将阐述岳阳市在水资源税改革试点工作中的一系列举措及其成果,包括构建征管体系、夯实改革基础、抓实税费申报、打造样板释放红利等方面,还提及了未来的工作计划。

自水资源税改革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国家税务总局岳阳市税务局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安排,着力构建起一套现代化的征管体系,这一体系被概括为“税务征管、水利协作、自主申报、信息共享”。就在岳阳市今年的首个征期当中,水资源税入库金额达到了647万元。这个数字可不简单,与上年水资源费的月均收入相比,增长幅度达到了56.3%。这一成果标志着水资源税改革在岳阳市迈出了稳健的第一步,就如同给“守护好一江碧水”这一生态目标增添了新的活力源泉。

为了给改革奠定坚实的基础,岳阳市构建起了“政府统筹、税务牵头、部门协同”的联动机制。岳阳市税务局专门成立了专项工作组,并且与财政、水利等部门携手建立起联席会议制度。他们积极开展专项调研座谈,次数多达12次。在这个过程中,成功破解了23个难点问题,像税源交接、纳税主体认定等这些棘手的问题都得到了解决。在信息共享方面还创新推出了“双周期 双复核”模式。税务部门按季度传递申报数据,水利部门则按月传递取水许可信息,而且每季度初还会开展取水计量数据的双轮传递。这样一来,信息共享的渠道就被打通了,从而确保税源数据的真实有效性。此外,还成立了“税务 水利”工作专班,按照“一户一档”的形式对税源信息进行仔细的摸清和登记。通过大数据比对以及实地核查,岳阳市在全省率先完成了267户纳税人水资源税源的精准移交。

在税费申报方面,岳阳市税务局也是做足了功课。他们全面梳理总结了水资源税涉税政策,然后通过多种方式进行政策宣传和培训,像纳税人学堂、税企联络群、直播可视答疑等方式总共开展了8轮次,做到了宣传辅导的全覆盖。在申报手段上,大力推广“电子税务局一键申报”,并且在办税服务厅设置了“绿色专岗”。这一系列举措让纳税人缴纳水资源税时平均办税时长缩短到了10分钟以内。同时,构建了“申报数据—税源台账—税费认定”三向比对机制,利用水利部门共享的取用水数据,对用水量申报差异进行分析。到目前为止,累计纠正了11户次的申报偏差,风险预警准确率达到了98%,有效地防范了税收管理风险。

岳阳市税务局还致力于打造“部门联动 生态治理”的样板,从而释放改革带来的红利。他们把水资源税改革纳入到地方协税护税的重点工程当中,建立起“税费分析—生态评估—政策优化”的闭环机制,形成了“共管共治共享共用”的良好循环局面,实现了多方共赢的结果。通过对水资源税征收情况、改革效应、发力方向等多个层面进行深入分析,引导企业增强节水意识,推动水资源的节约和保护,最终实现地方水资源与经济、生态的协调发展。

岳阳市税务局在水资源税改革试点工作中,通过构建征管体系、夯实改革基础、抓实税费申报、打造样板释放红利等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入库金额增长,同时带动了节水意识提升和多方协调发展,未来还将深入探索构建水资源税管理体系,有望为全省提供样板。

原创文章,作者:Sorrowful,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30993.html

(0)
SorrowfulSorrowful
上一篇 2025年3月7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7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