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海湖号”补给舰:看似“亏损”实则大功臣

本文围绕中国海军的“青海湖号”补给舰展开,介绍了中国海军驱护舰频繁赴远海训练以及大型远洋补给舰的重要作用,详细阐述了“青海湖号”的由来、命名原因、服役贡献,分析了其航速问题,并探讨了购买它是否划算,展现了中国补给舰的发展历程。

近年来,中国海军走向深蓝的步伐愈发矫健。除了广为人知的“亚丁湾护航”行动,我们还时常能看到解放军海军驱护舰编队奔赴西太平洋、南太平洋、印度洋以及大西洋等海域,开展各类训练任务的消息。

而在这些驱护舰能够顺利远赴重洋、完成相关演训任务的背后,大型远洋补给舰可谓是立下了汗马功劳。

说起中国的补给舰,“青海湖号”绝对是一个绕不开的存在。

中国“青海湖号”补给舰:看似“亏损”实则大功臣

【青海湖号】

在互联网上,对于“青海湖号”补给舰一直存在着不同的声音。当年,我国花费巨资从乌克兰购买回来的它,仅仅是一个半成品。经过中国军工人一番精心打造和完善后,它被正式命名为“青海湖号”。然而,它的航速只有16节,这在很多人看来,似乎难以跟上航母编队的步伐,因此也引发了关于是否买亏的争议。

那么,事实真的是我们买“青海湖号”买亏了吗?接下来,就让我们一同深入探究。

截止到2016年,在解放军海军序列中,最大的补给舰便是早年从乌克兰斥资1.5亿人民币买回来的“908型补给舰”。

刚买回来的时候,它只是一个未完成的半成品。

中国“青海湖号”补给舰:看似“亏损”实则大功臣

【半成品的908型补给舰改装而来的“青海湖号”】

面对这艘排水量达3.7万吨的水面舰船,中国军工人迅速行动起来,全身心投入到对它的改装工作中。

值得一提的是,在改装过程中,中国从乌克兰那里获取了大量关于“908型补给舰”的参数和资料。这些宝贵的信息为我国顺利改装该舰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而且,后来我国研制903型补给舰等,也是在前期改装“908型补给舰”所奠定的坚实基础上进行的。

“908型补给舰”完成改装后,中国为它赋予了“青海湖号”这一响亮的名字。

我们都知道,中国为海军舰艇命名从来都不是随意为之的。

中国“青海湖号”补给舰:看似“亏损”实则大功臣

【中国的三艘航母】

就拿航母来说,目前有一种主流观点认为,中国已经入役的“辽宁舰”“山东舰”,以及正在紧张海试、即将服役的“福建舰”,它们的命名与中国历史上的三大海战密切相关。为了纪念“金旅海战”“威海卫海战”以及“马尾海战”,我国分别以这三大海战爆发所在地的省份来为三艘航母命名。

当然,这背后除了历史纪念意义,还有相关的规定。中国海军曾于1978年11月18日公布了《海军舰艇命名条例》,其中明确规定了各类舰艇的命名机关、命名规则以及相关要求。

中国“青海湖号”补给舰:看似“亏损”实则大功臣

【中国海军公布《海军舰艇命名条例》的有关登报内容】

后来,中国海军进一步完善了该条例,要求舰艇命名要与外国船舰及本国船舰的舰名加以区别,同时强调舰艇命名要兼具条理性、方便记忆、字音清楚、名称响亮、有尊严等诸多特点。

如果按照上述以历史因素解释中国舰艇命名原则的观点来看,“908型补给舰”被命名为“青海湖号”,与青海湖在历史上的“补给”作用倒是十分契合。

青海湖是中国境内面积最大的内陆湖,在过去物资匮乏的年代,它的鱼资源极为丰富,年产鱼粮一度达到了5000万斤,养活了大量的人口。

中国“青海湖号”补给舰:看似“亏损”实则大功臣

【青海湖渔业】

截止到2004年,有8.56万人生活在青海湖流域,他们依靠青海湖的水资源发展农牧业,可以说青海湖是他们生存的重要保障。

这时候可能有人会问,“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养活的人口更多,为什么“908型补给舰”不以“黄河”来命名呢?这就涉及到《海军舰艇命名条例》中的具体规定了。在中国,补给舰规定要以“湖泊”来命名。“908型补给舰”作为当时中国最大的补给舰,以中国境内面积最大的内陆湖——“青海湖”来命名,无疑是非常合适的。

中国“青海湖号”补给舰:看似“亏损”实则大功臣

【青海湖是中国境内面积最大的内陆湖】

自从“青海湖号”获名入列服役后,在随后的18年时间里,它多次执行军内重大演习和武器试验等重要任务。它还先后四次联合其他军舰,保障舰艇编队出访了十二个国家,总航程超过了13万海里(约24.076万公里)。

“青海湖号”为中国海军迈向远洋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然而,还是有网友认为它只有16节的航速,会对航母编队的航行状态产生影响。

但大家似乎忽略了一个关键问题,那就是“青海湖号”真的需要跟上航母编队吗?

中国“青海湖号”补给舰:看似“亏损”实则大功臣

【青海湖号】

从“青海湖号”在舰艇编队中的定位来看,它其实并没有必要跟上航母编队。

我们要明白,补给类的舰船通常不会像航母编队中的一线作战舰艇那样冲到最前面去执行作战任务。它们出动的核心任务是为一线作战舰艇提供燃料、弹药等物资补给,具有“奶妈”的属性。

它们一般会在距离一线作战区域不远不近的合适位置,等待前线需要补给的舰艇退下来进行燃油等物资的补充。如果非要让补给舰具备和航母编队中的一线作战舰艇相同的航速,并跟随其前往一线作战区域,那不就相当于给敌人送了一个活靶子吗?

中国“青海湖号”补给舰:看似“亏损”实则大功臣

【综合补给舰】

也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补给舰在设计时,其航速一般都不会设置得太高。

综上所述,仅仅凭借航速来判断“青海湖号”买亏了,这种观点是比较武断的。从技术获取方面来看,我国花费1.5亿人民币购买“青海湖号”,其实一点儿也不亏。前文我们提到过,“青海湖号”的改装经历为我国后续研制903型补给舰提供了极为宝贵的支持。对比901型补给舰和903型补给舰,我们可以发现它们在总体布局上十分相似。而903型补给舰的设计总师王文德,正是当年力推中国从乌克兰购买“908型补给舰”进行改装的人。可以说,对“908型补给舰”的改装,让中国在保持总体布局基本不变的情况下,成功解决了补给舰的动力问题。回顾中国综合补给舰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看到,早年“瘦弱的奶妈”如今已经变成了“超级奶妈”。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青海湖号”从乌克兰带到中国的技术帮助。

本文详细介绍了中国“青海湖号”补给舰的相关情况,包括其由来、命名、服役贡献、航速争议等内容。通过分析可知,虽然“青海湖号”航速较慢,但从技术获取和为后续补给舰发展奠定基础等方面来看,购买它是值得的。它见证了中国补给舰从起步到发展的历程,对中国海军走向远洋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原创文章,作者:购物狂魔,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37378.html

(0)
购物狂魔购物狂魔
上一篇 2025年3月16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16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