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磨一剑!重庆脑科学科研项目开启新征程,重庆重大科研项目启航,有望攻克脑疾病治疗难题

3月15日上午,“基于颅内毫米级声源点的定位引导及治疗调控系统”这一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在重庆启动,该项目获批经费创重庆国家级项目直接经费额度最高纪录,介绍了项目的参与单位、目标以及对脑疾病治疗的意义,还提及重庆将加速项目成果转化。

3月15日上午,一场意义非凡的启动会在我市隆重举行。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基于颅内毫米级声源点的定位引导及治疗调控系统”正式拉开帷幕。值得一提的是,该项目获批直接经费高达8028万元,这一数字创下了重庆市国家级项目直接经费额度的最高纪录,无疑为项目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坚实的资金保障。

此项目由重庆医科大学王智彪教授担任首席科学家,联合清华大学、南京大学、陆军军医大学等国内顶尖高校和科研单位共同申报。众多科研力量的汇聚,使得项目具备了强大的科研实力。该项目的开展意义重大,它将为神经科学家和临床医生开展颠覆性脑科学研究与脑疾病治疗提供原始创新的科学利器。在聚焦超声治疗领域,我国一直处于国际领先地位,而该项目的推进,将进一步巩固和保持这一领先优势。

王智彪教授介绍,项目执行期为5年。在这5年的时间里,科研团队将全力以赴,致力于在脑疾病治疗和研究中取得重大突破。项目的目标是形成一种可同时兼顾无创、精准定位、精细干预及实时监控的聚焦超声科研仪器。这种仪器的诞生,将为脑疾病治疗和脑科学研究提供更安全、更高效的新方法。它不仅仅是一种技术上的革新,更是对传统治疗模式的革命性升级,是我国在高端医疗装备领域实现自主可控的关键一步。

王智彪教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道:“通俗一点来讲,这个项目就是要做出一种‘工具’,来解析深脑的亚区到底有什么功能,填补人类在认知大脑的一系列空白。”当相关内容被弄清楚以后,聚焦超声治疗方法将在脑疾病治疗领域发挥巨大作用。像帕金森等疾病,就可以采用聚焦超声去治疗,而且该方法对治疗抑郁症、癫痫、老年痴呆等疾病也大有用处。

随着项目的启动,我市也制定了一系列举措来加速项目成果转化。通过“产学研医协同创新工程”“创新产品倍增上量工程”等,将科研成果更快地应用到实际医疗中,让更多患者受益。

本文围绕“基于颅内毫米级声源点的定位引导及治疗调控系统”项目展开,介绍了项目启动情况、经费、参与单位、目标和意义,以及重庆为加速成果转化采取的举措,该项目有望在脑疾病治疗和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推动我国高端医疗装备领域发展。

原创文章,作者:东海凝丝,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37038.html

(0)
东海凝丝东海凝丝
上一篇 2025年3月16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16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