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泉生态系统研究装置”广州开建,开启深海探索新征程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冷泉生态系统研究装置”在广州全面启动建设的消息,阐述了冷泉及冷泉生态系统的概念,说明了该装置的构成、作用,以及建设该装置的意义。

“冷泉生态系统研究装置”广州开建,开启深海探索新征程

图①:海底实验室示意图。图②:保真模拟分总体示意图。

你是否听说过神秘的“深海冷泉”呢?近日,一则令人振奋的消息传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冷泉生态系统研究装置”(以下简称“冷泉装置”)在广东省广州市全面启动建设。这一重要设施由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牵头申报并承担建设工作。

冷泉装置采用了独特的“样地实验 + 陆地模拟,海陆协同、时空互换”设计思想。它致力于建设一个面向冷泉生态系统的、将深海载人驻守型海底实验室与陆基保真模拟设施相融合的国际领先研究装置。这个装置将为冷泉生态系统发育、化能合成生物演替和甲烷物态演化及其环境效应等方面的研究提供有力支撑。

【专家看点】

冷泉装置工程办副主任王鑫介绍,“深海冷泉”是一种特殊的海洋现象。它是指海底之下的甲烷、硫化氢和二氧化碳等气体,在地质结构或压力变化的驱动下,溢出海底进入海水的活动。而冷泉生态系统则更为奇妙,海洋生物利用海底冷泉渗出的化学物质作为能源进行化能合成,进而发育成海底黑暗世界里独特的生态系统。这个生态系统具有黑暗、高压、低氧等理化特征,以可燃冰分解的甲烷为生源要素,通过化能合成作用生生不息,因此被誉为“深海绿洲”。

那么,我们为什么要如此关注冷泉呢?从气候变化方面来看,冷泉区的甲烷气体是温室气体的重要来源,并且未来有潜力成为一种能源来源。同时,冷泉区甲烷渗漏对全球气候及生态环境具有重要影响,所以保护冷泉生态系统至关重要。另一方面,冷泉生物有可能合成生物医学上重要的化合物,具有巨大的科学价值。

这个横跨海陆的大科学装置,主要包含海底实验室分总体、保障支撑分总体、保真模拟分总体三部分。海底实验室部分就像一个深海中的“空间站”,它可以停在 2000 米深的海底开展原位实验,必要时也能上浮进行补给。当它驻扎在深海时,最多可容纳 6 人,最长可持续 30 天。保障支撑部分包括一艘科研“母船”,它在海上为整个装置提供保障和智慧管理等支撑。保真模拟部分则如同一个“高压锅”,能够模拟海底生态群落和环境。

冷泉装置的建设及运行意义重大。它将推动可燃冰产业化、海洋生物资源利用等产业发展,还能提高我国深海探测技术及海洋装备的自主研发、制造能力及运行管理水平。

本文围绕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冷泉生态系统研究装置”的建设展开,介绍了冷泉及冷泉生态系统的概念、关注冷泉的原因、装置的构成部分,强调了该装置建设对于产业发展和科研能力提升的重要意义。

原创文章,作者:Wonderful,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36699.html

(0)
WonderfulWonderful
上一篇 2025年3月15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15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