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同仁堂相关问题,通过小红书讨论、消费者投诉等事例,揭示了同仁堂存在产品真伪、企业贴牌身份以及分支差异等问题,包括南京同仁堂绿金家园的欺诈行为和北京同仁堂被恶意模仿的乱象,还提及可能存在的“回流药”问题。
在小红书的平台上,一位博主发布了一篇关于同仁堂的帖子,这一帖子引发的相关讨论可谓是“一石激起千层浪”,从去年6月一直持续到现在,热度始终不减。截至目前,帖子下面已有2000多条评论,超过800人将其收藏。在这些讨论中,产品的真伪、企业的贴牌身份以及各同仁堂分支之间的差异成为了大家热议的焦点话题,整个讨论氛围中弥漫着对部分产品以及企业诚信的广泛质疑。
这种不信任感并非凭空产生的。近期,在黑猫投诉平台上,众多消费者纷纷发声投诉。有的消费者购买到的南京同仁堂商品,实际上是“南京同仁堂绿金家园”出品的;有的消费者购买了南京同仁堂人参鹿鞭膏,却发现盒子上藏着模糊的“富利堂”标识;还有消费者在北京同仁传统滋补经营部购买的产品,与北京同仁堂毫无关联,商家仅仅凭借“北京同仁堂”这几个字眼就误导消费者。
“南京同仁堂”的后缀问题
近日,有消费者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透露:“今年2月,我发现家中老人购买了南京同仁堂绿金家园的一款产品,听老人说这是和同仁堂一样的药品。但我仔细查看后,发现该产品根本没有任何药性。随后,我在老人手机里看到店铺的广告单,上面赫然印着南京同仁堂的名字,这明显是打着南京同仁堂的名号欺诈消费者。”
另外,也有消费者反映,自己在某平台购买了“南京同仁堂”前列腺贴,结果收到的却是“南京同仁堂绿金家园”前列腺贴。这位消费者认为,商家的这种行为属于典型的“挂羊头卖狗肉”。
事实上,南京同仁堂绿金家园保健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京同仁堂绿金家园”)早在2022年10月就发布了“停止经营与‘南京同仁堂绿金家园’字号相关的业务”的公告。然而,记者在各大电商平台搜索“南京同仁堂”时却发现,众多产品不仅带有“南京同仁堂”标识,还附有“绿金家园”等小标识,甚至“六和乾坤”“乐家老铺”等标识也屡见不鲜。
“吸血”北京同仁堂现象
作为“同仁堂”商标唯一合法持有人,北京同仁堂也被卷入了一场乱局之中。在黑猫投诉平台上,有用户投诉称,某平台上“北京同仁传统滋补经营部”店铺贩卖假冒伪劣商品,这些商品与北京同仁堂没有任何联系,却使用北京同仁堂字样来误导消费者。商家还狡辩称是保健品,但商品外包装上却没有任何保健品蓝色标识。
北京同仁堂存在众多的恶意模仿者。记者在某电商平台以“同仁堂”为关键词进行搜索时发现,不少店铺名称与“同仁堂”官方相似,比如“北京同仁经营部”“北京同仁百年总馆”“同仁堂直营总店”等,而且这些店铺的产品介绍、包装等也大多与同仁堂官方产品相似。
据消费者反馈,某款茶因其独特的口感和显著的养生功效而广受欢迎,销量和浏览量均表现突出,浏览量超过500万次,销量达到5.6万。不过,有员工认为,这种情况很可能是“回流药”导致的。事实上,众多同仁堂的产品在其他渠道的销售价格甚至低于店内的购进成本,这类情况很可能涉及回流药问题,导致产品的质量和真伪难以辨别。
本文揭示了同仁堂面临的信任危机,包括南京同仁堂绿金家园的欺诈行为、北京同仁堂被恶意模仿以及可能存在的“回流药”问题。这些乱象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也对同仁堂的品牌形象造成了负面影响。相关部门应加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原创文章,作者:Wonderful,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363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