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座谈会聚焦青少年健康素质,多方建言助力成长 解决青少年健康难题,体育教育政策建议“对症下药”

本文围绕国家体育总局举行的提升青少年健康素质专题座谈会展开,介绍了多位专家针对青少年存在的身心健康问题提出的观点和建议,同时提及政府工作报告中体育相关内容,以及后续推动青少年健康素质提升的方向。

在国家体育总局于3月14日举行的一场聚焦提升青少年健康素质的专题座谈会上,众多业内专家齐聚一堂,共同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出谋划策。

中国科学院心理所认知与发展心理学研究室研究员魏高峡分享了一个重要发现:“我们实验室发现,上完体育课之后再上数学课,创新性思维的发展至少能提高50%,问题解决能力至少能提高80%。那么,是不是能够把体育课放在数学课前面?放在作文课前面?”她殷切希望,这样原创性的研究发现能够及时传递到政策制定者手中,从而实实在在地帮助到孩子们。

值得注意的是,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涉及体育的内容颇为丰富。其中提到“积极开展学校体育活动,普及心理健康教育,关爱师生身心健康”,还强调“加强青少年科学健身普及和健康干预,让年轻一代在运动中强意志、健身心”。此次由国家体育总局青少司组织的座谈会,正是围绕这些相关内容,多位业内专家积极建言献策。

专题座谈会聚焦青少年健康素质,多方建言助力成长 解决青少年健康难题,体育教育政策建议“对症下药”

3月5日,在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学生们在体育课上进行800米跑“班级赛”,展现出青春活力。(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 摄)

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所长张霞指出,脊柱侧弯、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困扰青少年成长的重要健康问题。不过,通过及时医疗干预和体育运动,能有效治疗和预防相关身体问题。目前,山东日照、浙江宁波已率先试点推行青少年脊柱侧弯预防与干预治疗,后续还将在更多地区开展试点工作。

同仁医院亦庄院区医学视光科副主任李仕明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他每年接诊近视患者一万人次,操刀两千台手术,其中约一半为青少年,并且接诊患者逐年呈现低龄化趋势。李仕明表示,近视导致的视网膜病变已经成为当前致盲的主要原因,青少年的视力问题不容忽视。而医学实验证明,户外体育锻炼能有效预防和延缓视力衰退。他认为,要解决青少年视力下降问题,一方面要增加学生在校期间的体育活动,另一方面对家长进行引导也同样重要。如果家长们能在周末和假期陪伴孩子增加体育活动,预防近视的效果会非常明显。

专题座谈会聚焦青少年健康素质,多方建言助力成长 解决青少年健康难题,体育教育政策建议“对症下药”

2月28日,昆明市云南大学附属中学学生在练习武术,强身健体。(新华社记者 陈欣波 摄)

北京体育大学副校长王荣辉通过近年的医学数据发现,心理障碍日益成为困扰青少年的健康问题。他以北京体育大学开发的身心健康预警系统为例,介绍了在监测和预防青少年身心健康问题方面的一些有益尝试。

据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所长宋逸介绍,她所在的机构是教育部的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中心合作单位。通过每年调查数据发现,超过三成青少年存在共病症状,即同时患有两种或以上健康问题。宋逸提出,针对共病现象,多病共防和分级干预是较为有效的策略,从检测、评估到干预都需要有科学设计。

专题座谈会聚焦青少年健康素质,多方建言助力成长 解决青少年健康难题,体育教育政策建议“对症下药”

2月21日,在新疆乌鲁木齐县第一中学,学校冰球队队员在体育课上刻苦训练。(新华社记者 丁磊 摄)

中国教科院体育美育教育研究所副所长于素梅以“两个精准,三个强化”对青少年体育教育活动提出政策性建议。即精准监测、精准分析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强化体育教研活动,保障校园体育课程科学开展;强化国标试点工作,推出符合实际情况的青少年运动能力标准;强化科学研究,为开展青少年体育锻炼提供科学依据。

国家体育总局青少司副司长姜庆国表示,后续将从政策制定、推进试点城市建设、大力推进青少年体育赛事活动等方面推动多方形成合力,切实有效地推进全国青少年健康素质提升工作。

本次国家体育总局组织的提升青少年健康素质专题座谈会上,专家们针对青少年存在的身心健康问题各抒己见,提出了诸多宝贵的观点和建议。从体育课程安排到多种健康问题的预防与干预,再到体育教育活动的政策建议,为提升青少年健康素质指明了方向。后续相关部门也将多方合力,共同推动全国青少年健康素质的有效提升。

原创文章,作者:购物狂魔,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36198.html

(0)
购物狂魔购物狂魔
上一篇 2025年3月15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15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