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程女士在美容院进行“子宫养护”项目后感染急性盆腔炎,花费超万元治疗费,法院审理后判决美容院担责赔偿的事件,同时法官提醒消费者警惕非法行医。
在如今的美容养生市场里,不少美容院纷纷推出诸如“子宫养护”“疏通结节”这类养生项目。它们大肆宣称这些项目能带来各种各样的健康益处,这吸引了众多女性消费者的目光。然而,就在东莞,有一位女子在美容院体验“子宫养护”项目后,遭遇了意想不到的麻烦。她腹痛难忍,不得不入院治疗,最后治疗费更是超过了一万元。
最近,东莞市第一人民法院寮步法庭审结了这起侵权责任纠纷案,最终法院判决美容院需要承担责任并进行赔偿。
美容院“医生”非法行医 导致顾客感染
程女士回忆说,廖某对外宣称自己是妇科医生,还成立了私人工作室来开展诊疗活动。程女士在廖某那里支付了11545元,购买了子宫养护套餐,这个套餐包含消毒产品以及相应的服务。然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廖某在根本没有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和《医师资格证书》的情况下,多次使用注射器将消毒产品注入程女士的子宫腔,前前后后一共进行了16次。
之后,程女士开始出现腹痛、发热等症状,不得不前往医院就医。经过医院的诊断,程女士患上了急性女性盆腔炎,病因是操作不当引发了细菌感染。程女士住院治疗了10天,产生了13406元的医疗费。由于双方就赔偿问题无法达成一致,程女士只好将某美容机构告上了法院。她诉请该美容机构退还服务费以及购买产品的费用,同时赔偿医疗费、护理费等一系列费用。与此同时,第三人东莞市医疗保障事业管理中心也向法院提出诉求,要求某美容机构返还其垫付的医疗费8569元。该中心表示,医疗费用本应由责任人承担,不应该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范围。既然第三人已经支付了程女士的医疗费用,那么就有权向责任人进行追偿。
据悉,东莞市南城街道办事处经过调查,查明了廖某非法行医的事实,并对其处以罚款5.3万元,同时没收违法所得1000元。
法院判决:美容院担责赔偿
法院经过审理查明,本案属于侵权责任纠纷。程女士在被告处购买了子宫养护套餐,多次使用后因为腹痛等身体不适症状前往医院住院治疗。根据病历资料以及医院的复函,程女士在住院期间被确诊为急性女性盆腔炎。引起她患上该病的原因是生殖道化脓性链球菌感染,而这种感染的原因包括子宫腔内手术操作后感染。从微信聊天记录中也能看出,被告多次擅自使用注射器等工具,将消毒产品放入程女士的子宫腔内。
在被告没有提交证据证明程女士感染病因是由其他原因引起的情况下,法院认为,程女士患病的损害结果与被告提供的服务之间存在因果关系的可能性非常高。因此,法院采纳了程女士的主张,认定她患病的损害结果是由被告造成的。虽然被告已经受到了行政处罚,但仍然需要就其实施的行为对程女士造成的损害承担全部民事赔偿责任。而第三人主张为程女士垫付的基于本案事故产生的医疗费8569元,有医疗费票据等作为佐证。依据社会保险法第三十条的规定,由于涉案被告是侵权方,第三人诉请被告支付医疗费8569元,法院予以支持。
最后,法院一审判决被告廖某退还程女士子宫养护套餐费用,赔偿医疗费、护理费等费用,共计18882元;同时,被告要退还第三人垫付的医疗费8569元。被告对此判决不服,提起了上诉,但二审法院维持了原判。
法官说法:警惕以养生服务为名实施非法行医
承办法官黄玉萍表示,本案是美容机构以养生服务为名实施非法行医的典型案例。法官在此提醒各位消费者,一定要强化风险防范意识。在接受侵入性服务时,务必仔细核查机构的医疗资质以及人员的行医资格。要警惕“养生治未病”这类话术的诱导,对于涉及体内注射、器械操作等服务要保持高度警觉。同时,注重维权留痕,及时保存缴费凭证、沟通记录以及医疗诊断等证据链。本案中,被告的违规操作行为通过“民事赔偿 + 行政处罚 + 医保追偿”三位一体的责任追究机制进行了追责,为打击养生行业非法行医乱象提供了司法示范。
本文围绕东莞程女士在美容院“子宫养护”染病事件展开,详细介绍了事件经过、法院判决结果,揭示了美容养生市场存在的非法行医乱象,法官的提醒也为消费者在接受相关服务时提供了重要的防范建议。
原创文章,作者:东海凝丝,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361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