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定陶两夹弦剧团:戏曲进乡村,唱响文明新风

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两夹弦非遗保护传承中心(定陶区两夹弦剧团)开展“戏曲进乡村”惠民演出活动的情况,包括演员的演出日常、剧种特色、剧团创作的新剧目以及活动带来的影响等。

在3月6日这天,天刚蒙蒙亮,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两夹弦非遗保护传承中心(也就是定陶区两夹弦剧团)的演员刘丽慧就早早地从家中出发,赶到了剧团。她满心期待又带着几分疲惫,因为这一天她要前往定陶区冉堌镇王堂村进行演出。刘丽慧笑着说:“我早上7点多就从家里出来了,一般一天要连着演两到三场呢。虽然身体有点累,但一想到村民们都盼着看戏,我就觉得这一切都特别有意义。”

当到达演出地点后,工作人员立刻忙碌起来,迅速搭起了舞台车。而演员们则在后台寻找到一处安静的空间,认真地化妆、穿戴戏服。不一会儿,村民们就陆陆续续来到了台前的小广场。他们有的搬着小马扎,有的拉着小板凳,有序地坐好,眼神中满是对好戏开场的期待。

每次剧团下乡演出,团长侯彦丽总是格外忙碌。尽管她不一定会登台表演,但她的身影总是穿梭在人群之中。她时而与观众亲切交流,询问节目效果;时而在台侧紧紧盯着舞台,关注着每一个细节,跑前跑后,一刻也不停歇。侯彦丽向记者介绍道,从2月初开始,剧团就正式启动了2025年“戏曲进乡村”惠民演出活动。两支演出队先后走进了冉堌镇田路桥村、杜堂镇戚姬寺村等多个村庄,让村民们在家门口就能感受到戏曲的独特魅力。

两夹弦是广泛流传于鲁西南一带的剧种,它是在民间艺术“花鼓丁香”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的。在菏泽地区,一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不吃不穿不过年,也要去听两夹弦”,由此可见当地百姓对两夹弦的喜爱。这一剧种风格质朴生动,戏文通俗易懂,有很多反映民间生活、家庭伦理的故事内容,所以深受村民们的喜爱。

当天的演出中,两夹弦传统戏《梁祝》《三击掌》等精彩剧目轮番上演。台上的演员们,有的英姿飒爽,有的风度翩翩,他们宛转悠扬的唱腔更是吸引了不少在场观众跟着哼唱起来,现场气氛十分热烈。

侯彦丽还介绍说,剧团在充分发挥经典剧目教育功能的同时,近几年还聚焦文明乡风建设等时代主题,排演了多部小戏。比如反映移风易俗的《退彩礼》《公鸡过寿》,呼吁关爱留守儿童的《爱心家园》,关注乡村人才振兴的《剪子包袱锤》等。这些作品演绎的都是老百姓身边的故事,并且通过“小戏小剧大擂台”等演出活动送到了群众中间,对促进乡村家庭和睦、邻里和谐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刘丽慧说:“因为我们经常下乡演出,所以能在第一时间了解群众的许多需求。比如有的村民要参加乡村文艺演出,我们会帮他们排练剧目选段,或者利用演出间隙给他们提供业务指导。”剧团开展的这些惠民活动不仅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通过与村民的交流互动,演员们也获取了丰富的创作素材和艺术灵感。

近年来,定陶区两夹弦剧团每年送戏下乡的场次多达500多场,并且借助齐鲁云剧场等平台多次开展线上演播活动。侯彦丽表示:“以演出为中心,我们打造了深受观众喜爱的‘好戏连连’品牌,提升了传统戏曲在乡村文化建设中的贡献度。”通过广泛开展“戏曲进乡村”演出活动,定陶区两夹弦剧团还锤炼出了一支业务素质过硬的中青年人才队伍,进一步厚植了两夹弦的乡土基因和受众基础。

本文围绕定陶区两夹弦剧团的“戏曲进乡村”活动展开,介绍了演员的演出情况、剧种特色、新剧目创作以及活动带来的多方面积极影响,体现了剧团在传承戏曲文化、丰富乡村文化生活和促进乡村和谐发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原创文章,作者:Sorrowful,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35798.html

(0)
SorrowfulSorrowful
上一篇 2025年3月14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14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