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深入调查了电商平台上茅台系列酒贴牌及定制市场的乱象,包括低价定制酒的价格、品质、定制服务等情况,同时分析了“酱香热”兴起与退潮的过程以及由此带来的产能下降、市场混乱等问题,旨在为消费者提供避雷指南。
在当下的市场中,消费者只需花费190元,就能在网上定制一箱所谓的茅台镇酱香系列酒。其中,酒的批发价最低仅需20元一瓶,而包装每箱最低为40元。
日前,记者对多个电商平台展开调查,发现随着近两年酱香酒市场热度持续攀升,茅台系列酒的贴牌及定制业务已演变成一个竞争激烈的“细分赛道”。部分商家宣称,他们所售卖的酱香酒口感可与正宗茅台迎宾酒相媲美,而且还能在瓶身及外包装上随意标注“XXX私藏”“XXX招待酒”等字样。
事实上,过去三年间,超过600家非酒类企业纷纷涌入酱酒赛道。从家电巨头到教育机构,都推出了各自的贴牌产品。某MCN机构创始人甚至直白地表示:“我们卖的不是酱香酒,而是创富故事所带来的情绪价值。”
然而,疯狂扩张的背后必然会遭受反噬。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酱酒产能约为65万千升,同比下降了13.33%。这是近6年来酱酒行业整体产能首次出现下降,市场洗牌的信号十分明显。面对市场上各类酱酒乱象,消费者该如何避开陷阱呢?接下来,记者将带您一探究竟。
当下,若您打开电商平台网站,搜索“茅台酒定制”等相关关键词,会跳出几百家声称是“贵州茅台镇当地酒厂经营”的个性化酱香白酒定制网店。这些网店的单箱售价大多在百十元到三百多元之间,再配上茅台酒的高仿图片,整体卖相十分吸引人。
记者在一家搜索排名靠前、关注度颇高的名为“贵州酱宗源酒业酒厂”的店内看到,该店宣称自己是一家专注基酒生产的专业酒厂,始建于1989年。其线下企业与茅台酒厂隔河相望,还声称与茅台酒共享酱酒酿造基地。
为了彰显自身的专业性和技术储备实力,该网店重点展示了各类窖池和酿造车间的图片,并宣称聘请了中国酿酒大师杨蔚然为酿酒品质全面把关。在性价比方面,网店表示他们的酒厂去除了各类中间环节,直接让利给客户,企业接单定制完成后会直接发货给消费者。
在这些“光环”的加持下,所谓的纯正茅台系列定制酱香白酒实际品质究竟如何呢?记者以普通消费者的身份与该企业网店的线上客服沟通后了解到,定制酱香酒主要由包装费和酒体费用两部分构成。其中,包装最低价格为40元/箱,每箱装有6瓶酒(包含外箱、手提袋、酒瓶、酒盒)。酒体共有12个编号,团购价从每瓶25元到680元不等,批发价从每瓶20元到580元不等。最低一级的酒体是3年碎沙酒,口感方面香味纯正、入口甜顺。
客服表示,如果选择包装和酒体的最低组合,消费者仅需花费190元就能下单购买一箱茅台系列定制酱香白酒,一共6瓶,十分经济实惠。当记者询问这款最低价格的定制酒口感与茅台系列白酒哪一款类似时,客服直言其口感与茅台迎宾酒相差无几。然而,当前整箱茅台迎宾酒(紫)的官方售价为1086元,与这款所谓口感类似的定制酒价格相差近6倍。
这家酒厂不仅价格“亲民”,还为消费者提供了颇具吸引力的个性化定制服务。客服表示,酒体包装和名称可根据顾客的需求印制各类企业、个人和活动名称。为了体现酒品的高品质和独立专属性,酒厂可以根据买家的需求在外包装和瓶身等各处注明印制“XXX珍藏”“XXX私藏”“XXX接待酒”等字样,给人一种茅台酒厂特别独家提供的专属白酒的印象。
当记者提出能否注明“XXX专供”字样时,客服明确表示拒绝。“珍藏、私藏都可以,专供不行,特供也不能打,这是市场监管局方面的要求。”正如客服所言,2024年3月以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开展了“特供酒”清源打链专项行动,对制售“特供酒”的违法违规行为实施线上线下同步打击。截至去年底,共查获“特供酒”超66万瓶,制假售假设备500余套(台),包材490余万件(套),联合公安部门累计捣毁制假售假窝点200余个。
市场监管部门指出,“特供酒”是指虚假标注或宣传与党政机关和军队有密切关联的特定名称、符号、标志性建筑物、官方活动等信息的酒品,属于假冒伪劣酒品。也就是说,所有的所谓“特供酒”都是假冒伪劣产品,市场监管总局提醒消费者不要购买和饮用。
在这样的背景下,客服提醒消费者不要注明“专供”“特供”字样,其实是出于避险心理。而“私藏”和“接待酒”等字样仍处于灰色地带,成为类似定制白酒商家主推的卖点之一。
为了促成订单,该网店客服直言定制白酒和多数贴牌厂家生产的酒品采用的是同一种工艺,品质都差不多。他还提醒,如果零售购买贴牌茅台系列酱香酒,价格要比定制白酒贵一倍以上,很不划算。客服表示,目前定制白酒因工艺流程的要求,大概需要4天时间才能发货。
类似定制、贴牌茅台系列酱香低质白酒的网店之所以大量存在,背后是前些年市场上掀起的一股“酱香热”风潮。2020年,茅台市值突破万亿元,股价一路飙升,尤其是茅台酒逆势提价,市场指导价从1299元提高到1499元,这直接带动了整个酱酒品类的崛起。茅台镇作为酱酒的核心产区,成为了这场热潮的中心。2020年到2023年,茅台镇的中小酒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酱酒产能迅速扩张。然而,随着市场逐渐回归理性,部分企业因产能过剩和资金压力被迫减产甚至停产。
日前,贵州省白酒企业商会年会上公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酱酒产能约为65万千升,同比下降13.33%,这是行业产能近6年来首次下降。与此同时,主销产品价格带也在回落。
前不久,有媒体报道称,当前整个茅台镇显得比往日冷清了许多,不见往日的车水马龙、人来人往,街两旁的酒铺冷冷清清,少有人问询。当地一家知名酒企的负责人表示,今年以来,茅台镇周边70%的产能已停产,30%以上的招商经理转行,有不少人改跑网约车。
对此,业内人士指出,在这轮酱香热中,业内外大量资本涌入遵义。由于现在的柔性生产门槛过低,导致贴牌者浑水摸鱼的现象频发,如产品未经审核检验就上市、包装剽窃、虚假宣传等。这样的产品流向市场,轻则影响消费者对整个酱香产区非大品牌产品的信任度,重则引发食品安全、违法宣传、虚假宣传等问题,对整个产区和酿酒企业的发展存在着不可估量的潜在威胁。
更有相关从业者撰文指出,过去三年,超过600家非酒类企业涌入酱酒赛道,从家电巨头到教育机构,纷纷推出贴牌产品。某服装品牌推出的“国风酱酒”礼盒,成本70元的基酒经过故事包装后挂牌价899元,首批5万箱通过直播渠道48小时售罄。“这种将用户流量直接变现的‘快闪’式跨界,本质是把消费者当成待割的韭菜。”某MCN机构创始人坦言:“我们卖的不是酒,卖的是创富故事的情绪价值。”
上述人士还透露,在茅台镇7.5平方公里核心产区之外,2784家酒企中超过60%的产品包装使用了飞天茅台相似元素。某直播间里,“茅镇秘酿”“飞天接待酒”“贵州飞茅酒”等擦边产品日销百万,主播们刻意模糊“茅台镇”与“茅台酒”的概念,用“同水源同工艺”的话术编织消费幻觉。
然而,酱酒行业此前的超常规发展,导致了压货严重,供给过剩又使得价格倒挂成为普遍现象。正如业内人士所说:“当潮水退去,最终留在消费者餐桌上的,永远是经得起时间窖藏的真实价值。”
本文揭示了电商平台上茅台系列酒贴牌及定制市场的乱象,包括低价定制酒的价格与品质不符、虚假宣传、个性化定制服务中的灰色地带等问题。同时分析了“酱香热”兴起与退潮的过程,指出产能过剩、市场混乱等现状对行业发展带来的潜在威胁。提醒消费者在面对各类酱酒乱象时要保持警惕,注重产品的真实价值。
原创文章,作者:东海凝丝,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354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