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时代,把“干净”手机还给孩子,还是限制使用?,从两会提案看孩子手机使用:合理引导才是关键

本文围绕今年全国两会上关于孩子使用手机的不同声音展开,探讨了鼓励孩子用手机和限制孩子用手机背后的教育理念差异,分析了“堵”和“疏”两种方式的利弊,强调合理引导孩子使用手机以及培养信息素养的重要性。

AI时代,把“干净”手机还给孩子,还是限制使用?,从两会提案看孩子手机使用:合理引导才是关键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关于孩子使用手机的话题引发了广泛关注。全国政协委员、上海科技馆馆长倪闽景提出,在AI(人工智能)时代,建议把手机还给孩子。

然而,并非所有代表委员都持相同观点。全国政协委员洪明基希望国家立法,严禁家长给15岁以下孩子购买和使用智能手机;全国政协委员陈伟志则呼吁国家效仿澳大利亚的做法,出台禁止16岁以下未成年人使用社交媒体的规定。要知道,早在去年11月,澳大利亚就已经立法禁止青少年及儿童使用社交媒体了。

乍一看,这两种观点的分歧在于一个鼓励孩子用手机,另一个限制孩子用手机。但实际上,这种差异的背后是不同的教育理念在碰撞。

倪闽景的提议是有前提条件的,他强调要把“干净”的手机还给孩子。那么,什么是“干净”的手机呢?就是通过技术手段将游戏和一些无聊的短视频屏蔽掉。这一建议其实反映出一个普遍的共识:智能手机作为上网和使用AI最便捷的工具,很容易让人上瘾。成年人尚且难以自控,孩子就更容易沉迷其中;成年人都难以分辨网络上良莠不齐的信息,孩子则更容易被迷惑。如今,沉迷手机给未成年人带来的身心危机已经到了不容忽视的地步。

问题的核心在于,我们应该以怎样的态度对待孩子使用手机呢?是通过“堵”的方式,延缓孩子接触互联网信息的年龄,还是采取“疏”的策略,引导孩子正向使用手机,让他们在与互联网的共处中逐渐成熟心智呢?

事实证明,“堵”的方式往往难以奏效。在现有的法律法规中,已经有了详尽的关于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内容,相关部门也出台了针对未成年人网络沉迷的防范措施,但很多都难以落实到位。一方面,租售账号的灰色产业链让孩子轻易绕过了限制;另一方面,有些规定过于僵化,导致家长干脆帮孩子“作弊”。

禁止家长给孩子买智能手机也不具有现实可行性。智能手机除了有刷视频、打游戏等容易让人沉迷的功能外,还有很多中性甚至正向的功能。如果一刀切地禁止青少年使用手机,他们会丧失很多便利,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对他们的一种“矮化”。澳大利亚的禁令也并非没有争议,反对者认为,这只会让年轻人更精通绕过限制的技术,由于转入“地下”,他们有可能接触到互联网上更隐蔽也更危险的部分。有人用“道路与车”来打比方,认为禁令就像是“以禁止车辆通行替代想办法修补路面”。

倪闽景提出的“干净”的手机这一概念或许有些过于理想主义,但他背后所蕴含的把手机当作工具合理使用,利用互联网和AI为孩子的成长赋能的理念是值得借鉴的。毕竟,在当今时代,互联网和AI已经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深深嵌入我们的生活之中。

所谓合理使用手机,首先要有“度”。对于低龄孩子来说,可能需要家长的监管,但无论是儿童还是青少年,培养他们更多的其他爱好,尤其是参与线下活动是非常重要的。一位80后的心理咨询师回忆,她小时候最熟悉的娱乐场景是踢毽子、跳房子、去郊游,而现在她见到的更多是孩子们聚在一起玩手机。这其实是社会变化的一个缩影。当成年人的社交活动都被“线上”替代时,无疑给孩子形成了一种负面示范。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以身作则,增加一些线下娱乐活动,多与真实世界和真实的人接触,这是防止沉迷于虚拟世界的有效方法。

面对网络上良莠不齐的信息,孩子要学会分辨好坏,这就需要培养信息素养。信息素养的培养离不开思辨力的提升,也离不开实践的习惯。倪闽景举了个例子,如今网络平台上有不少视频打着科普的旗号蹭流量,比如有的视频声称把两个电池放在水杯两侧,杯中的水就能旋转起来。对于这些伪科普视频,如果孩子看完后自己去实践一遍,就能验证其真假,进而去学习、探究真正的科学原理。动手去做、去实践是培养科学思维的关键。

所以,到底能不能把手机还给孩子,只是具体的操作层面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我们要思考如何引导孩子在与互联网和AI的相处中成长。线上和线下并不是割裂的,没有在真实世界的体验和行动,互联网和AI赋能就如同空中楼阁,难以真正发挥作用。

本文围绕两会代表关于孩子使用手机的不同提案展开,分析了鼓励与限制背后的教育理念差异,指出“堵”的方式不可行,而应借鉴合理使用手机、为孩子成长赋能的理念。强调合理使用要有“度”,培养孩子信息素养和思辨能力,引导孩子在真实世界与互联网结合中成长。

原创文章,作者:购物狂魔,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35187.html

(0)
购物狂魔购物狂魔
上一篇 2025年3月13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13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