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河南省新乡市获嘉县的乡村绿化工作,记者走访大张卜村,展现了当地乡村道路绿化后的良好景象,村民对此感受明显。同时介绍了获嘉县将国土绿化与多项工作结合的举措,以及通过签订合同、发展花木产业、推广中草药种植等方式,在实现绿化的同时让集体和农民增收,还提到了树木的种植管护模式。
央广网新乡3月13日消息,3月11日,记者乘车行驶在河南省新乡市获嘉县太山镇大张卜村的乡村道路上。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和谐美好的乡村画卷,村路平坦宽阔,路肩笔直有序,沟渠相互连通。在路肩上、沟渠和农田的交界处,整齐地栽着一排排杨树。这些林带整齐划一,树木生长得十分良好,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获嘉县太山镇大张卜村村民李萍英站在路边,看着长势喜人的杨树,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她高兴地说道:“和以前相比,最大的感受是村里的路不仅亮化了,而且还美化了。现在春天到了,大路两边绿意盎然的,这人的心情也跟着好起来了。”
获嘉县地处河南省北部、新乡市西部,是典型的平原农业县。像李萍英这样对村庄绿化有如此强烈感受的村民并不在少数。
获嘉县委书记赵明俊表示:“我们把单项工作融入全局发展,让沟、河、路、渠、林和基本农田相互成就。”获嘉县将国土绿化与高标准农田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5项工作相结合,对路、渠、林、田、村进行一体规划设计。这一举措成功破解了树在哪里栽、钱从哪里出、树木谁来管、利益如何分等一系列难题。
获嘉县自然资源局局长詹峰说:“先建机制后栽树,得绿的同时让集体增收、农民得利。”获嘉县共签订林木经营管护利益联结合同8300余份,通过这种方式保障了绿化工作的可持续性。
获嘉县是著名的花木之乡,花木产销有传统、有市场。经获嘉县自然资源局批准,冯庄镇、中和镇、徐营镇、位庄乡等乡镇的多个村子把苗圃搬到道路两侧空间,栽植花卉苗木和中药材。这样一来,每亩可增收4000元左右,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史庄镇镇长路其林介绍:“自2023年11月以来,史庄镇集中推广栽种中草药技术,全镇已栽种芍药近14万棵。”据悉,该镇芍药花的根茎经过烘干已作为中药材销往全国各地,处理过后的茎、叶、秆也做成饲料走进多家养殖场,进一步提高了经济效益。
种下树苗只是开端,管护结合树木才能成林,才能真正发挥其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获嘉县副县长王荣世介绍道:“为切实做好植树增绿、护绿工作,全县推行村种村管、村种户管、户种户管等种植管护模式。让群众成为林木种植养护的参与者和受益者,确保苗木栽得下、能成活、管到位、有收益。”
河南省新乡市获嘉县在乡村绿化方面的积极探索与显著成效。通过将国土绿化与多项工作结合,采取签订合同、发展特色产业等措施,既改善了乡村生态环境,让村庄变得更加美丽宜居,又增加了集体和农民的收入。同时,推行多种种植管护模式,保障了树木的生长和后续效益,实现了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原创文章,作者:Sorrowful,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351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