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马尾的台企“老字号”翁财记食品有限公司在春节将至时的忙碌景象。展现了企业坚守年味的同时,也介绍了企业的发展历程、创新举措、受惠于大陆政策等情况,以及企业负责人对未来两岸食品融合的展望。
福州1月27日电,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在福州马尾有一家名为福建翁财记食品有限公司的企业,厂房里一片忙碌景象,工人们正抓紧时间处理春节前最后的订单。放眼望去,货架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年货礼盒,瓜子、花生、葡萄干、卤味等产品一应俱全,库存十分充足。
福州翁财记食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翁英敏表示:“花生和瓜子可是中国人‘年味’的重要代表呢。大家忙碌了一整年,也就过年的时候能难得地和家人围坐在一起,一边聊天,一边嗑着瓜子、吃着花生,享受这温馨的时光。”为了确保订单能够顺利交付,翁英敏打算坚守岗位,一直到除夕才返回台湾与家人团聚。
1月24日,在翁财记的仓库里,可以看到翁英敏正在认真查看年货礼盒的库存情况。这一场景被记者闫旭记录了下来。
走进翁财记的工厂,能发现这里的自动化生产线和数字化质控系统已经发展得颇具规模。产品种类繁多,就拿瓜子来说,就有焦糖、玫瑰、甘草、绿茶等多种口味可供选择。
2011年的时候,翁英敏刚在美国完成学业。当时他接到了父亲打来的电话,由于福州公司的职业经理人即将退休,父亲希望他能够回来接手公司。翁英敏坦言:“说实话,我当时是有点抗拒的,我想先自己出去闯荡几年。”不过,他从小就看到祖辈和父辈为了生产出品质更好的瓜子而忙忙碌碌的身影,而且大陆市场广阔,很有发展潜力。经过几天的思考,他最终还是决定来到福州。
如今,在生产环节朝着自动化、智能化不断迈进的同时,翁英敏也在不断寻求突破。翁财记在大陆的行销方式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从线下拓展到了移动端。他们不仅进入了大型商超,还登上了京东、天猫等电商平台,积极开展直播行销,抢占社区网购渠道。
大陆的惠台政策为翁财记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后盾。工厂的规模从最初建厂的12亩扩大到了34亩。福建在金融领域出台的一系列政策举措,有效缓解了企业的融资难题。翁英敏说道:“像春节前,我们的销量成倍增长,这个时候就需要资金去购买原材料,所以金融支持对我们来说真的是非常关键。”
翁英敏还是福州市台胞投资企业协会执行常务副会长。每次和台商台胞们相聚的时候,大家谈论最多的话题就是“转型升级”。展望未来,翁英敏希望能够打造一个两岸食品融合的平台,将正宗的台湾小吃引进来,同时也把大陆的食品销售到台湾。他说:“两岸的饮食文化本就同根同源,双方可以多进行资源整合和理念交流,共同创新发展。”
作为“老字号”的翁财记,虽然不断地在变换产品的口味,以吸引更多的年轻人,但始终坚守着对原材料品质的严格要求。翁英敏过去常常亲自前往产地寻找优质原材料,新疆、东北等地都留下了他的足迹。他感慨地说:“独自在这里坚守企业确实很辛苦,但我觉得前景非常好。现在回想十多年前做出的‘福州守业’这个决定,我觉得是非常正确的。”
福州的台企翁财记展开,讲述了它在春节前的忙碌经营情况,介绍了其从传统到现代的发展历程,包括生产自动化、行销方式的多元拓展等,也阐述了大陆惠台政策对企业发展的助力,最后提到企业负责人对两岸食品融合的展望。翁财记在坚守传统年味的同时不断发展创新,展现出积极的发展态势。
原创文章,作者:购物狂魔,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34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