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证券交易所于3月12日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发挥交易所功能 引导行业践行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行动方案》,阐述了方案发布的目的,详细解读了方案围绕五大观念对行业机构提出的要求,以及上交所下一步推动方案落地的计划。
近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布了一则备受关注的消息。在3月12日这一天,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面向行业机构推出了《关于进一步发挥交易所功能 引导行业践行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行动方案》(以下简称为《行动方案》)。这一举措具有重大意义,其核心目的在于引导以证券公司和基金公司为主体的行业机构,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行业机构需要深刻理解资本市场所具有的政治性和人民性,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确践行“五要五不”的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同时妥善处理好功能性和盈利性之间的关系,以此助力资本市场实现高质量发展。
《行动方案》紧紧围绕交易所功能的发挥,聚焦于弘扬和践行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它从五个关键方面,即引领诚实守信的道德观、培育以义取利的义利观、厚植稳健审慎的风险观、激发守正创新的发展观、强化依法合规的治理观,来引导行业机构把握好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行业机构要坚守金融报国的担当和为民服务的情怀,将“五要五不”与自身的主责主业进行有机融合,努力成为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践行者、引领者和传播者。
从证券时报记者从行业机构获取的《行动方案》全文来看,在引领诚实守信的道德观方面,《行动方案》对行业机构提出了明确要求。行业机构必须自觉履行服务承诺,坚决不逾越底线,自觉抵制欺诈发行、财务造假、内幕交易、操纵市场等各类违规违法行为。行业机构还应将诚信文化和自律监管要求有机融入公司治理体系,积极营造诚实守信的良好环境。在具体业务中,如保荐承销、财富管理、证券投资、资产管理等,要切实履职担责,重信守诺、归位尽责,将诚信文化贯穿于业务链条的全过程。
在培育以义取利的义利观方面,《行动方案》引导行业机构勇敢承担起服务实体经济的使命。行业机构要增强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及薄弱环节的金融支持,促进科技创新与金融资本的深度融合,推动科技、资本与产业形成良性循环,认真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
厚植稳健审慎的风险观方面,《行动方案》指导行业机构不断完善风险防控体系。要将风险考量纳入到各个业务环节,增强风险把控的实质能力,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同时,要积极培育健康成熟的投资文化,持续深化和倡导“理性投资、价值投资、长期投资”的理念。
激发守正创新的发展观方面,《行动方案》引导行业机构自觉抵制那些偏离实体经济需要、规避监管的伪创新、乱创新。行业机构要围绕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充分发挥直接融资主渠道作用,把更多的金融资源投入到促进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绿色发展和中小微企业等领域,大力拓展并购重组业务,不断增强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与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水平。
强化依法合规的治理观方面,《行动方案》引导行业机构不断完善制度建设和内控体系。要推动合规管理机制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形成全流程、全方位的合规管理闭环。此外,还要加强合规干部队伍建设,注重合规领域的人才培养和干部配备,不断提升合规管理的专业水平。
接下来,上交所将积极引导行业机构共同发力,加强组织实施。通过开展践行中国特色金融文化专项活动,推动《行动方案》的各项举措能够落地见效,强化行业机构和从业人员对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思想认同、价值认同和行动认同。
本文围绕上交所发布的《行动方案》展开,介绍了方案发布目的是引导行业机构践行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助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详细阐述了方案从五大观念对行业机构提出的要求,最后表明上交所将推动方案落地实施,强化行业对特色金融文化的认同。
原创文章,作者:购物狂魔,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345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