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湾区创新“微管家”模式,老旧城区焕新颜,荔湾区推行“微管家”,打造“一刻钟”便民服务圈

本文聚焦广州市荔湾区这一典型老城区,深入探讨了其在面对老旧楼宇管理难题时,通过党建引领引入社区“微管家”的创新举措。详细阐述了“微管家”在社区管理、电梯管养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以及为居民生活带来的积极改变。

在城市发展的进程中,群众面临的难点堵点,往往是改革的重要出发点。荔湾区作为广州市典型的老城区,有着独特的历史韵味,但也存在着诸多发展中的难题。这里分布着大量建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老旧楼宇,走在这些街道上,不难看到环境脏乱差的景象,车辆随意停放,占据了本就狭窄的道路;基础设施配套不足,一些老旧的水电线路存在着安全隐患;消防安全隐患突出,老旧的消防设施难以应对可能发生的火灾事故。由于房屋老旧、楼栋分散,管理难度极大,导致没有物业公司愿意接手管理这些老旧小区。

近年来,为了改善上述状况,荔湾区坚持党建引领,积极探索创新之路,引入了社区“微管家”这一全新模式。通过组织融合、机制融合和力量融合,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社区居民群众提供全方位、一站式服务。这一举措着力破解了老旧小区“无人管”“不愿理”的困境,让老旧小区重新焕发出活力。

小物业关乎大民生

以街道或社区为单位,荔湾将辖内分散的单体楼、无物业管理的小区进行整合,形成一个统一的物业管理区域。街道采取“连片打包”共享物业方式,聘请有实力、信誉好的优质物业公司派驻专业团队。这些专业团队为社区提供了全方位的管家式服务,包括综合治理,改善社区的整体环境;消防巡查,及时排除消防安全隐患;安全管理,保障居民的人身和财产安全;长者帮扶,为社区内的老年人提供必要的帮助;便民维修,解决居民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维修问题等。

昌华街道为泮塘五约历史文化街区引入知名物业公司,以社区“微管家”身份参与街区的管理、运营。这一举措为泮塘古村的活化升级带来了专业做法和创新思路。据西关大屋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李卫国介绍,现在居民家里如需修电灯、换锁,都可以找社区“微管家”,大家感觉生活变得十分方便。

在维护管养方面,逢源街道在耀华大街历史文化街区改造中引入社区“微管家”。“微管家”在片区开展“六乱”整治,清理乱搭建、乱堆放等现象;进行装修工程管理,规范装修行为;开展日常安全巡查等工作。通过这些工作,精准解决了辖区群众的诉求,持续提升了城市环境品质和居民生活品质。

目前,荔湾区正在深化“家门口”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党群服务阵地提质升级。整合党群服务中心、社区颐康站、长者饭堂、就业驿站、阅读空间等资源,为居民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同时,还把裁缝铺、美发店、便利店等小店小铺开到小区里,依托社区“微管家”构建起“一刻钟”便民服务圈,让居民在短时间内就能满足日常生活的各种需求。

荔湾区创新“微管家”模式,老旧城区焕新颜,荔湾区推行“微管家”,打造“一刻钟”便民服务圈

物业公司人员常态化维护社区微型消防站,为社区的消防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

小切口解决大问题

老旧小区住宅加装电梯是荔湾区实施的一项重要民生工程。据统计,荔湾全区1200多栋老旧小区住宅加装了电梯。然而,这些小区多为无物业小区,电梯维护管理公司往往以收费难为由不愿接管。电梯装好后,如何管养维护好成了新难题。

针对这一情况,荔湾探索“电梯托管”管家模式。以街道打包、委托专业的电梯维保托管公司运维管理,有效解决了电梯无人约检维修、困人救援无法保障的“脱保”隐患、年度检验到期未检的“超期”和带病运行的隐患。目前,该区还探索引入AI智能监测预警系统,实现故障电梯、人员困梯自动预警,进一步提高了电梯的安全性。

社区有了“电梯托管”管家,居民乘坐电梯更加安心。除了聘请专业公司,荔湾区还依托党员、青年、学生、银龄等群体组建了文化保护、绿美建设、河涌治理等服务团队,弥补了巡查人手不足问题。

比如,沙面街道为加强古树保护和管理,组建古树专业巡查员队伍,对沙面岛内的古树名木详细档案进行信息化、数字化管理。巡查员只要拿出手机,就能方便地记录古树的生长情况和相关信息。

广州市荔湾区针对老旧小区管理难题,通过党建引领引入社区“微管家”模式。在社区管理上,“微管家”提供全方位服务,改善了社区环境和居民生活品质;在电梯管养方面,探索“电梯托管”模式解决了电梯维护难题,并引入智能监测系统。此外,还组建了各类服务团队弥补巡查人手不足。荔湾区的这些创新举措为老旧城区的发展和治理提供了有益借鉴。

原创文章,作者:Foste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34249.html

(0)
FosterFoster
上一篇 2025年3月12日 10:46
下一篇 2025年3月12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