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国家能源局发布的《2025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展开,介绍了我国能源发展面临的挑战,阐述了该指导意见提出的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强调其对能源高质量发展和满足人民用能需求的重要意义。
在甘肃省庆阳市环县小南沟乡,华能庆阳600万千瓦风光综合新能源示范项目的一处施工现场正热火朝天地进行着作业。现场,机器轰鸣,工人们各司其职,为新能源项目的推进忙碌着,这一场景仿佛是我国能源领域蓬勃发展的一个生动缩影。(如图所示:)
近日,国家能源局正式发布了《2025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这份指导意见意义重大,它提出了一系列原则性目标任务,旨在持续增强我国能源安全保障能力,大力推进能源结构的调整优化,积极培育发展能源新技术、新产业以及新模式。其中明确指出,今年全国发电总装机要达到36亿千瓦以上,新增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需达到2亿千瓦以上。
然而,当前我国能源发展并非一帆风顺,面临着诸多风险挑战。从国际层面来看,国际形势复杂严峻,我国油气外采率仍然较高,这使得我国能源供应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国际市场波动的影响。从国内情况来说,新能源的快速增长对能源系统的消纳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能源关键技术装备的攻关工作仍需进一步强化,能源体制机制改革也需要向纵深推进。
针对这些挑战,《指导意见》提出了2025年能源工作的主要目标:
在供应保障能力方面,全国能源生产总量将稳步提升。煤炭要实现稳产增产,原油产量需保持在2亿吨以上,天然气产量要保持较快增长,同时油气储备规模也将持续增加。全国发电总装机达到36亿千瓦以上,新增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2亿千瓦以上,发电量达到10.6万亿千瓦时左右,跨省跨区输电能力也将持续提升。
在绿色低碳转型方面,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占比将提高到60%左右,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将提高到20%左右。在工业、交通、建筑等重点领域,可再生能源替代将取得新的进展。新能源消纳和调控政策措施将进一步完善,绿色低碳发展政策机制也将进一步健全。
在发展质量效益方面,火电机组平均供电煤耗将保持在合理水平,风电、光伏发电利用率也将保持合理水平,光伏治沙等综合效益将更加显著。大型煤矿基本实现智能化,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将初步建成,资源配置将进一步优化。
国家能源局新闻发言人张星表示,《指导意见》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举措,这有助于指导各地和各有关单位进一步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大家齐心协力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以能源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助力我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用能需求。
为实现这些目标,《指导意见》明确了20多项重点任务:
一是夯实能源安全保障基础。要推进煤炭供应保障基地建设,持续提升油气储备能力,推动储气项目建设,推进煤制油气重大项目建设。与此同时,推动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黄河流域等区域能源规划实施,加快一批特高压交流工程建设。
二是保持非化石能源良好发展态势。积极推进第二批、第三批“沙戈荒”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和主要流域水风光一体化基地建设,科学谋划“十五五”“沙戈荒”新能源大基地布局方案,稳步推进重大水电工程建设,积极推动海上风电项目开发建设,加大光伏治沙、光热项目建设力度,推动抽水蓄能装机容量达到6200万千瓦以上。
三是持续深化能源开发利用方式变革。统筹新能源与重点产业优化布局,拓展新能源应用场景。拓展地热能、生物质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供暖应用。深入实施油气与新能源融合发展,依托重点油气产区加快发展二氧化碳驱油及封存。
四是培育发展壮大能源新产业新业态。探索大型风电光伏基地与相关产业集成式发展新模式,稳步发展可再生能源制氢及可持续燃料产业,稳步推动燃料电池汽车试点应用,有序推进全国氢能信息平台建设,稳妥有序探索开展管道输氢项目试点应用。
国家能源局局长王宏志强调,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做好能源工作意义重大。要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持续深化能源领域体制机制改革,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
本文围绕国家能源局发布的《2025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展开,分析了我国能源发展面临的挑战,详细阐述了指导意见提出的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这些目标和任务涵盖了能源供应保障、绿色低碳转型、发展质量效益等多个方面,旨在推动我国能源高质量发展,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用能需求,为“十四五”规划收官和“十五五”良好开局奠定坚实基础。
原创文章,作者:Sorrowful,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341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