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将带您走进宿州市绿色家居产业园,探寻这里家居产业的发展情况。从机器人快速制造无漆静音门、手机App远程关窗等智能化生产场景说起,阐述埇桥区抓住传统家居行业转型升级契机,在科技创新引领下,实现从低端的旋切木片产品逐步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家居产业全链条发展的历程,包括板材产业的进阶、全屋定制的构建以及智能化场景的开发等内容。
在宿州市绿色家居产业园中,工人完成备料工作后,后续流程就全权交给机器人了。仅仅10多分钟,一扇无漆静音门就被制造出来;而且只要轻点手机App,就能一键远程关窗。春节前夕,记者走进这个产业园进行探访,这里智能化的生产设备和充满科技感的家居产品,着实令人眼前一亮。
近年来,宿州市埇桥区瞅准传统家居行业转型升级的大好机会,秉持科技创新的理念来引领发展,加速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进程。埇桥区最初是从低端的旋切木片产品开始发展的,慢慢实现了“旋切木片—胶合板—全屋定制—智能家居”这样的产业逐步进阶。通过这种方式,不断促使家居产业朝着高端、智能、绿色的方向发展,同时也推动了该地区家居产业全链条的发展。
埇桥区以绿色家居产业园为依托,在2024年,绿色智能家居产业集群的产值冲破了65亿元,成功培育出一个对富民兴区起到支柱作用的产业。
“废柴”变成市场紧俏商品——科技创新带动板材产业升级
“这是我们刚下线的光伏托盘产品。你闻闻看,是不是只有木材的味道,根本没有胶水味呢?我们通过科技研发攻关,制造出了E0级板材,产品更加绿色健康。”宿州市原和木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吕前龙向记者介绍道。该公司通过技术升级和科研成果转化,年产值连年增长,去年达到了7000万元。
原和木业是埇桥区顺河镇的一家板材加工企业。在上世纪90年代,顺河镇主要进行粗放的旋切生产,产品附加值很低。后来,企业纷纷引进胶合板生产技术,开始了第一次产业升级。
“刚开始的时候,技术水平低,胶水质量也不行,板材老远就能闻到味道。”吕前龙说。为了满足消费者对零甲醛环保建材的需求,板材企业纷纷更新设备、改进工艺,以此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经过20多年的产业调整,全镇板材企业实现了从旋切到胶合板的转型升级。26家规上板材企业生产的E0级胶合板占比达到70%以上。”顺河镇经济发展办公室负责人权通直言,传统板材产业位于家居产业的下游,要想在产业链、价值链上攀升,提高科技含量是必须要走的路。
过去只能当柴火烧的杨树枝桠,如今摇身一变,成了国内外市场上紧俏的中高密度纤维板。在绿洲森工股份有限公司,我们可以看到科技创新是如何打造出一片“绿洲”的。
“我们经过技术处理,施加合成树脂,在加热加压的条件下压制成人造板材。”公司质量控制工程师常志成介绍说。经过高温蒸煮和高压处理,中高密度纤维板具有良好的防潮、防火、防虫蛀性能。企业还能根据客户需求定制高防潮板、防霉板、阻燃板等多种产品。在环保等级方面,除了E0级密度板,企业还能生产更高标准的ENF产品,超低的甲醛释放量更符合绿色、健康、生态的理念。
“全镇现有工业企业135家,其中年产值超过2000万元的纳统规模以上板材企业有26家。板材加工行业已经成为顺河镇的主导产业。”顺河镇副镇长张伟告诉记者。2024年,该镇板材企业累计产值达到27.6亿元,实现税收超2.3亿元,带动就业4155人,企业员工月均收入超过5500元。预计今年全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将再增加3家。
新型材料推动全屋定制——构建高端绿色家居全产业链
在隆东家具公司展厅,富有设计感的家装让人感觉格外温馨。
“这些都是我们开发的全屋定制产品,不仅能高效利用空间,而且更具设计感。”公司负责人说。该企业原本主打黑胡桃实木家具,这两年重心开始转向全屋定制,“因为消费者更喜欢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个性化定制。”
2016年,埇桥区顺应市场需求,充分利用丰富的林业资源,进一步推动“板材—家居”的转型升级。该区大力发展包括板材加工、家具制造、智能家居等在内的产业集群,努力构建高端绿色家居全产业链。
从板材加工到全屋定制,从低端产业到产业链延伸,宿州绿色家居产业园应运而生。
宿州绿色家居产业园总体布局为“一核两区”,其中核心区面积4.9平方公里,主要吸引智能家居、全屋高端定制等产业;两个集聚区分别位于顺河镇和符离镇,面积36.8平方公里,以绿色板材深加工产业为主。
为了开发出丰富多样的全屋定制产品,家居企业不断增强创新意识,提升创新能力,让埇桥家居产业逐步迈向行业高端。
在安徽瀚之源科技有限公司,有两栋精美的木屋。“这是公司生产的木屋,是由重组木建造的。”公司市场部经理郭和瑞说。
重组木是一种新型人造木材,经过多种工艺处理后再重新组合,能够有效改善其木质松软、密度小、易形变等缺点,使其密度增大、强度增高,耐水、防腐等性能显著提高。
“我们用重组木建造的木屋,能够防水、防火、防腐、防虫蛀,符合园区绿色发展理念。”郭和瑞说。该公司还研发生产了装配式木结构,“一栋200多平方米的两层木屋别墅,只需要十天左右就能搭建完成,大大缩短了施工周期。”
开发家居智能化新场景——延链补链增强产业“新”势能
出门在外的时候,突然下起暴雨,家里窗户忘了关怎么办?在宿州绿色家居产业园,打开手机App就能一键远程关窗。
这里的一家门窗企业新推出的智能门窗产品深受消费者喜爱,已经售出3万套。
“我们引进高端制造设备,构建数字化智能门窗生产平台,依托工业4.0智慧工厂开启门窗智造时代。”企业负责人说。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门窗的功能将会越来越强大。
智能化是传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向。越来越多的家居企业从传统制造转向智能制造,引领全新的智能生活模式。
“我们也在积极探索将智能化模块与全屋定制相结合。比如,未来在衣柜中加入一些智能模块,让衣柜自动实现杀菌、消毒、除味。”一家全屋定制企业负责人说。
智能化是家居行业的发展趋势之一。谁能率先开发和运营智能化场景,谁就能抢占市场先机。据埇桥区绿色家居产业管理服务中心副主任刘冰介绍,宿州绿色家居产业园未来的目标就是全屋智能。
绿色家居产业园从政策扶持、创新驱动、技术改造等多个维度发力,持续推动园区产业朝着高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产业园鼓励企业引入工业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等智能制造装备,提高生产效率。联合金融机构,为企业提供低息贷款,帮助企业解决资金难题。截至目前,园区60%以上的规上企业已经启动数字化转型。天东等公司都已经完成生产线智能化改造,效率提高了1倍以上。
“我们积极承接长三角、京津冀等地办公家具、定制家居等产业转移,推动产业链向上下游延伸,实现延链补链强链。”刘冰告诉记者。目前园区已经初步形成木材加工制造集聚区,研发设计、全屋定制、家具制造在核心区的绿色家居产业链集群,现有各类企业200家,其中规上企业98家,提供了1.5万余个就业岗位。
“我们由本地配套企业供应的原材料占比已经达到60%左右。”宿州TATA工厂负责人说。
据了解,宿州绿色家居产业园将以延链补链为招引方向,有针对性地引进智能马桶、智能门锁等智能家居企业以及特色化、个性化家居企业。
从“生产一张板”到“智造一个家”,埇桥区家居产业实现了从低端生产向中高端产业的升级,传统产业的“新”势能日益强劲。(记者 张玉芳)
本文总结了宿州市埇桥区家居产业的发展历程与成果。从最初的低端旋切木片生产起步,通过科技创新,在板材产业、全屋定制、智能化家居等多方面实现了产业升级。板材产业通过技术改进提升产品品质,全屋定制适应市场需求不断创新,智能家居则朝着开发更多场景、抢占市场先机的方向发展。整个家居产业朝着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带动了经济发展、就业增长,展现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后的蓬勃生机。
原创文章,作者:购物狂魔,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33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