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回家:中美双边协议助力流失珍宝回归,中美文物追索:合作之路照亮文化遗产守护未来

本文围绕国家文物局在美国接收41件返还文物展开,介绍了返还文物的情况、中美在文物追索返还领域的合作机制,分析了双边合作在打击文物跨国犯罪中的重要性,以及对国际法律环境的积极影响,强调世界各国应共同守护文物。

日前,国家文物局在美国纽约曼哈顿检察官办公室迎来了一个令人欣喜的时刻——接收美方返还给我国的41件珍贵文物。此时,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刚刚开始实施,而美国对华政策依旧以遏制打压为主。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此次文物返还事件自然而然地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这41件被返还的文物艺术品,是在2024年11月由美国纽约曼哈顿区检察官办公室缴获的。它们种类丰富多样,涵盖了玉器、陶器、瓷器、青铜器、木雕造像、石雕造像等多个品类。其材质各不相同,时代跨度也非常大,每一件文物都承载着特定历史时期的信息,具有相当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这41件文物能够顺利返还,离不开中美两国在文物追索返还领域建立的坚实国际法律合作机制。中美两国都是相关多边国际条约的缔约国,比如《关于禁止和防止非法进出口文化财产和非法转让其所有权的方法的公约》等。这些多边国际条约为两国在文物追索返还领域建立双边立法、司法和执法合作关系奠定了基础。

值得一提的是,中美两国早在2009年就签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美利坚合众国政府对旧石器时代到唐末的归类考古材料以及至少250年以上的古迹雕塑和壁上艺术实施进口限制的谅解备忘录》。此后,该备忘录分别在2014年、2019年和2024年三次成功续签。由于美国是当代中国文物流失的首要目的国,这份备忘录被视为中国在文物追索返还领域签订的最重要的双边协议。自备忘录签署以来,包括此次返还的41件文物在内,我国已经实现了16批次、共计545件/套流失在美国的中国文物成功回归。

近年来,美国政府采取了全面遏制打压的对华政策,导致中美关系摩擦不断。然而,在这样复杂的外交环境下,两国在文物追索返还领域却依然保持着良好、顺畅的执法合作关系,这实属不易。这种合作关系为复杂严峻的双边关系和纷杂多变的国际秩序注入了宝贵的建设性和稳定性。

当前,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且演进速度不断加快,各国面临着许多共同的威胁和挑战,没有一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这些问题,也无法独善其身。由于文物具有稀缺性,再加上世界各国发展不均衡,跨国走私文物犯罪长期以来一直是各国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严峻挑战。进入21世纪后,跨国走私文物犯罪呈现出高智能化、链条化、有组织化的特点。从文物在一国被盗掘,到走私出境,再到出现在外国的交易市场,整个过程往往只需要短短几天时间。这种态势使得打击跨国文物犯罪的难度越来越大,仅仅依靠文物资源国自身的力量,显然已经难以守护好文化遗产、保护文物免受犯罪侵害。

打击文物跨国贩运,需要各国通力协作,也需要加速编织和不断完善国际法律网络。从中美两国在文物追索返还领域的成功实践来看,双边合作是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径。多边国际条约在制定过程中,需要调和众多国家的利益和国内法律规则,这不仅导致制定难度大、缔约过程漫长而艰难,而且即便成功制定,也往往存在核心条款措辞模糊、实施机制难以落地等问题。此外,一些国家还可能单方面对某些重要条款予以保留,使得公约体系实际上陷入支离破碎的境地。因此,开展一对一的双边谈判,签署针对性和可实施性更强的双边协议,是现阶段突破多边条约困境、破解打击文物跨国犯罪难题的务实做法。从中国追索流失文物的实践来看,我国已经与包括美国在内的27个国家签订了防止盗窃、盗掘和非法进出境文物的双边协议。在这些双边协议机制下开展执法合作,成为近年来中国实现流失文物“加速回家”的主要渠道。

从长远来看,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在文物追索返还领域签订和实施双边协议,防范和打击文物犯罪、促进流失文物返还原属国必将获得更广泛的国际共识。这将为改革和完善现存多边国际条约、制定新的多边国际条约营造有利的国际法律和道义环境,从而推动本领域国际法向着更加公平、公正的方向加速发展。

文物不仅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遗产,更是全人类文明的瑰宝。防范和打击文物跨国贩运、促进流失文物返还原属国,是维护文物安全、尊重各国人民文化权益和民族情感、守护人类文明成果的正义之举。这需要世界各国摒弃分歧,共同努力、协同推进。中美在文物追索返还领域的合作实践,不仅有利于促进中美两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也为世界各国加强国际合作、守护人类文化遗产开辟了一条行之有效的路径。

国家文物局接收美国返还的41件文物这一事件,介绍了返还文物的情况及中美在文物追索返还领域的合作机制。指出在中美关系复杂的背景下,文物返还合作难能可贵。分析了跨国文物犯罪的现状及打击难度,强调双边合作在解决文物跨国犯罪问题上的重要性和务实性。最后说明中美合作实践的积极意义,呼吁世界各国共同守护文物。

原创文章,作者:Wonderful,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33893.html

(0)
WonderfulWonderful
上一篇 2025年3月11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11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